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汶川大地震3周年康复医学灾区行 2011.05.03

 “5•12”汶川地震三周年即将来临, 4月23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委会主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何成奇教授带队,来自全国康复界的十余顶级专家奔赴绵阳安县、北川和德阳东汽展开了为期两天的灾区行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成都康复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承办,中国康复医学会办公室主任王跃进秘书长也参加了此项活动。
 
安县义诊查房——上百病人获诊
    踏着春天的绿色,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沿着成绵高速北上,专家们一行抵达绵阳安县。一到安县,大家便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工作,专题讲座、查房及义诊同时并举。在灾后新落成的安县中医院,听说专家要来,一大早就有上百位病人在门诊等候,其中地震伤员占据了大多数。 

    “你哪里不舒服?”“我的手麻。”“试一试我看看。”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何成奇教授的诊疗桌前,排满了前来看病的病人,何成奇教授耐心仔细地为一个个病人进行诊治,给出一张张治疗方案。
    地震发生后的三年内,何成奇教授已经记不清楚多少次来到灾区为病人义诊、查房。在他的带领下,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在灾区医院,一共建立了20多个康复援助网络,为灾区伤员的康复治疗提供及时的康复技术指导,同时也打造了一个四川康复医学三级(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及二级医院康复医学科——乡镇及社区康复)模式。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胡永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周谋望、南京医科大学附院教授王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岳守伟等11位专家,分别针对灾区病患者就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折等病人进行了诊治。
   
安县培训 ——康复新技术助力灾区发展
    此次灾区行动,专家们还带来了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康复理念传授给灾区的医生。专家培训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谋望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胡永善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谋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院王彤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岳寿伟教授、四川大学华西何成奇教授分别就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治疗、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 、损伤的肌力训练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治疗、现代康复医学及其发展趋势作了讲座。参加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形成长期培训机制,促进灾区康复医学的发展。
                       
灾区授牌——四川康复向社区模式迈进
    此次活动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主任何成奇,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教学点和假肢矫形装配点两块牌子,分别授予了安县中医院和北川县中医院。
    至此,华西医院康复医学教学点在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来达到了30多个。据何成奇教授介绍,这些康复医学教学点包括一些基层的卫生院,县级医院,教学点和假肢矫形装配中心的建立为地震伤员的后期康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举也标志着四川康复建立起了综合性大医院——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康复的康复三级医疗体系,填补了中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的空白。”王跃进教授表示。 
 
东汽义诊——地震伤员感谢康复专家
     在刚建成的东汽香港医院,在地震中受伤的地震伤员早早就等候在了新的康复科门诊前。
   “何教授,我们都恢复的不错,感谢你们!”东汽医院的地震伤员何某见到专家们一行时,情不自禁地道出了感谢。在地震中,伤到腿的,目前行走自如。他说今天专门来看一下专家,表达一下感恩之情。
    在东汽医院,记者看到许多地震伤员已经得到全面康复,恢复了生活的正常状态。“这都得益于康复的神奇魅力。”一位地震伤员表示。
   
此次活动历时2天,专家们的足迹深入到重灾区安县、北川、绵竹、汉旺巡诊,备受当地百姓的好评。对于本次活动的意义,中国康复医学会秘书长王跃进有着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本次活动是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委会“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康复给力、提振灾区康复学术水平而举行的一次康复医学灾区行的学术聚会。活动的举行对灾区康复医学、特别是运动治疗新技术、新知识和新理念的交流,进一步提高灾区康复治疗整体水平,提升康复医学科的整体水平以及快速推动中国西部地震灾区康复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沙鑫 来源:康复医学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