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病理博物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2010.04.14

        4月12日,我院病理标本博物馆正式免费向市民尤其是学生开放,此举旨在推动以“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维护健康”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持续开展。
        该馆是全国最大的人体病理标本博物馆,是华西医院历经70年、4代病理专家的精心挑选和收集而成,拥有4000余件人体病变器官、组织病理标本和50000张病理切片。过去,这些标本仅供华西临床医学院医科生学习所用;经过病理专家2年的整理、备注、归类,目前正式免费向社会开放,参观者能在这里亲眼目睹患病后各种器官、组织的病变情况。
        参与整理这些珍贵标本,从业50余年的病理科专家谭永淑教授说,开放病理大标本博物馆意义在于,让人们亲眼目睹吸烟、吃高脂肪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她说:“因为皮肤显露在外,所以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它的变化,却较少关注内脏器官。其实人一生中,器官会发生很大变化。”她说,饮食和运动习惯都能促进改变,而这些改变在这里就能看到。
        病理科成娘老师指第一排展览柜上一瓶黑乎乎的东西说,“这是吸烟者的肺。”这块肺布满无数个小洞,“它还在主人体内时,就已经丧失了呼吸功能。如果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肺是‘活’的,它困难收张的同时,一丝丝黑色的脏东西就会从肺中渐渐渗出,漂浮在福尔马林的表面。”成娘解说着。
       在这个博物馆中,还有不少镇馆之宝,比如有一件全球唯一的囊肿病理标本。“这个患者,小时候常常被母亲背在背上干农活。他就扯母亲的头发吃着玩儿,后来发展成癖好,长大后又扯自己的头发吃。”成娘说,人的头发只有强水才能融化,胃液对其毫无作用。十多年来,被患者吃下去的头发和胃中的食物结合在一起,渐渐填满他的胃形成了一个良性囊肿,这个标本是病人手术后留下的。
       还有一只薄如蝉翼的肾脏,是一名患肾结石的农妇的肾。成娘说,这颗病变的肾脏比她的年龄还大。“50多年前,医疗条件远不如现在。那个患了肾结石的病人不能排小便,又找不出病因和治疗方法,就被尿‘憋死’了。这名患者的肾脏已经被尿液撑得又大又透明了。”成娘说,现在只要通过药物或仪器,排石碎石就可治愈这种疾病,所以世界几乎不太可能再收集到这种病理标本了。
       在这里,还有各种病变的器官标本,肿大的甲状腺、鸡蛋大小的乳腺癌肿块、因患关节炎而畸形的关节,生了坏疽的脚等,每个病理大标本都有着一段故事。
      近年,社会上曾有单位把人体标本加工后进行公开展览,这些活动在科学的旗帜下,对健康的人体进行艺术的解读,对公众来说有一定的科普价值;但是,在严谨的医学科学的背景下,用一个个病变器官、组织,让观者对生命和健康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对人的生老病死有直观了解,目前国内还没有先例。

 

作者:廖志林 来源:宣传统战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