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睡梦中 91岁医学泰斗悄然辞世 2007.07.05

    他第一个将心电图仪引入成都;他被誉为川大华西医院消化内科的祖师爷。他的医术令同行叹为观止:原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病危,国内众多专家都判断是心肌梗塞,可他却仅凭看资料和摸脉,十几分钟就下结论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昨日清晨5时许,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张光儒在睡梦中悄然辞世,享年91岁。
                                         睡梦中老人离世
 去年年底,张光儒因消化道出血住进医院,被查出患有胃癌。家人考虑到他年龄太大,便对老人谎称是胃溃疡。同样被瞒的还有张光儒的老伴、89岁的廖时熹。廖老师虽然不是医学出身,却还是看出了端倪,她悄悄托人化验张光儒的黑色大便,“结果是C,后面还跟了几个叉……已经很严重了”。儿孙们瞒着老两口,廖老师也依然装作自己不知情,大家都以为张光儒蒙在鼓里,不过据老人的学生、教授欧阳钦说:“以张老师的造诣,肯定很清楚自己的病情。”
 在这种大家心知肚明却又都不挑明的情况下,老人先后两次住进医院,第一次住了4天便要求出院;第二次大出血,“血色素只有5克”,又是只住了5天,老人就着急着要回家,“华西的床位太紧张,我不能老是占用床位。”
 7月1日,张光儒91岁大寿。夫人见他脸色不好,再次劝他住院。一连劝说了两天,前日下午,老人被送进医院,还说“输了血就回来”。但由于心脏骤停,昨日清晨5时许,老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回国当“川医工人”
 昨日下午,老人的楼下已搭建起灵堂。老人的学生欧阳钦、甘华田、马洪升还没有来得及脱下白大褂就匆匆坐车赶来,曾经的病人也陆陆续续敬献花圈。在老人补了补丁的沙发上坐定,著名教授丘小庆说:“我父母都是张爷爷的学生,我自己跟张爷爷也学到了不少。”
 1949年张光儒获美国援华基金会奖学金赴美国波士顿留学进修,学成后,很多同学都选择留在美国,但张光儒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当时根本就不敢说自己是学医的……”#p#分页标题#e#
 虽然退休已经有10多年了,但直到2002年他还经常回到科室参加查房,指导教学。从医60年,老人虽然地位很高,但对护工非常尊敬,他经常对外人说:“我是川医的工人……”
                                         曾为独臂将军诊病
 1960年6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张光儒被请到了成都军区所在的北较场。在一间小会议室,十多位四川省地方与军队的知名医生已经在座。成都军区一位医生介绍了病情:“患者,男性,47岁,持续性心前区剧烈疼痛3小时……”原来,病人正是以打仗勇猛又足智多谋闻名的独臂上将、原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
 此前几个小时,已有一拨专家认为贺炳炎患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过张光儒却提出了几个疑点:从病人的症状来看酷似心绞痛、心肌梗死,但持续时间长、疼痛剧烈;心电图除心率较快外并无多大改变,无坏死Q波与T波倒置。保健医生后来请示上级首长,允许张教授走到贺炳炎床边。张光儒只摸了脉,十几分钟后回到小会议室,提出该病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临近中午,中央派来的医疗小组抵达北较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的心脏内科学专家黄宛教授在急会诊讨论会上作了发言:“我们同意四川专家的诊断,病人的病因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此事后来被誉为张光儒行医生涯中的最具代表性的病例。

(据《成都晚报》)

 


 

作者:华西医院宣传统战部 来源:华西医院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