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深度华西】援非医生马俊:青春在援外中绽放 2019.05.17

2016年12月7 日,由我院胆道外科陈利平副主任医师担任队长的我国援莫桑比克医疗队第21队从成都出发,马俊作为援莫桑比克医疗队队员兼会计,肩负着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深情重托和殷切期望,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工作。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以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饱经殖民苦难,是非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刚来到莫桑比克的首都马普托时,糟糕的基础建设、令人担忧的安全问题、简陋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撼动马俊和队员们心中的坚守,非洲人民殷切的期望和马普托中心医院工作人员的热情更使他深刻意识到,援非工作任重道远!

授人以渔:创新优化骨科各项手术及管理流程

马俊在援非之前专攻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曾在美国Porter Adventist 医院、韩国峨山医院、香港玛丽医院关节外科中心学习,因此他一到马普托中心医院,便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宣讲目前最先进的关节置换理论,演示手术技术,纠正当地医生的不良习惯,在极其有限条件下,不仅确保了关节置换术后零感染,而且小伤口、少出血,手术当天即下地行走的“神奇”效果让马普托中心医院骨科医生们惊叹不已,骨科几乎所有的关节置换手术,均交于马俊承担。

援外前,马俊曾参与《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的起草工作,他便以此为基础,改进马普托中心医院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流程,通过引入术前沐浴,改变手术入路,优化手术步骤,强调营养支持和血液管理等措施,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仍然使马普托中心医院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下降数倍,围术期总失血量从超过1700ml下降至不足700ml。在马俊的带领下,马普托中心医院还成功完成了该院首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例的处理,并形成了技术规范,使该中心医疗水平跨越了一个台阶。

同时,在看到骨科在进行X线手术时毫无辐射防护手段,马俊主动向骨科主任宣讲X线的危害,告知骨科同事如何有效保护自己。在他的呼吁下,骨科终于配备了铅衣、铅帽和围脖。

迎难而上:发挥外语和学术优势,展现中国医师风采

莫桑比克是葡语国家,出国前医疗队员们虽然都经过了短期语言培训,但葡语水平仅限于简单交流,学术讲座、病案讨论等难以胜任,好在莫桑比克当地医生基本上都会讲英语,马俊充分发挥专业强项和英语优势,积极在科室开展学术讲座,展示了中国医师的水平和风采。

科室学术演讲带来的热烈反响,让医疗队意识到有必要举办中国医疗队与莫方各界的学术交流活动。在驻莫使领馆领导下和马普托中心医院、莫桑比克孔子学院积极协助下,援莫桑比克医疗队举办了“莫桑比克孔子学院-医疗队进校园”、“马普托中心医院-中国医疗队学术交流大会”等活动,马俊同志作为学术交流活动的主讲者,承担了绝大部分会议发言。

为更好地加强中资机构面对意外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的能力,医疗队主动从国内购买了假人模型,对这些企业和中资公共服务机构进行了系列的心肺复苏CPR培训,累计开展培训十余次,此系列培训课程的教材编写和现场讲座全部由马俊同志承担。受当地各商会、工矿企业和学校等单位邀请,马俊多次为当地民众和华人华侨进行抗疟和防艾的知识讲座。

为了响应和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展现国家形象,切实为旅居莫桑比克的中国公民、华侨及非洲同胞提供基本领事和医疗保健服务,中国驻莫桑比克使馆和援莫医疗队将定期的领事巡视工作和巡回医疗服务结合起来,建立了长效机制,开创了驻莫使馆和援莫医疗队服务新品牌。马俊同志曾带队分别前往莫桑比克马尼卡省、楠普拉省和马普托省等展开现场工作。跨省巡诊为在莫华侨和非洲同胞送医赠药,解除病痛,扩大了在莫影响,增进了中非友谊,同时看望了那些远离家乡、建设非洲的中国工人,为他们送去了亲人的关怀,并提供医疗保障。

直面危险:援外医疗队员的使命不允许退缩

为了更好地完成援非任务,马俊在为期8个月的葡萄牙语、外事及国外行医规范、野生动物保护以及国家大政方针、反腐倡廉等内容的脱产培训中,刻苦认真,积极发扬了华西医院一贯严于律己、永争第一的良好作风。可到达目的地,眼前的景象仍超乎他的想象。走在马普托的街道,街道两边是楼层不高、样式古老的楼房,道路中央,随处可见的垃圾让本颠簸不平的路面显得更脏乱不堪。人员配备和设备物资短缺的问题最让人堪忧,骨科手术前甚至不可能将术中所需的工具和内固定材料事先准备好,这样艰苦窘迫的工作条件对于医生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但不管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还是疾病的诊治等方面遇到困难,华西医院都是马俊的坚强后盾,一旦需要帮助,医院及科室领导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指导建议和帮助,帮助他完成好援非支援工作。

对援非医疗人员来说,“职业暴露”是最大的威胁。在这里,霍乱、疟疾等传染病多发,在全国15-49岁人口中,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比例高达11%。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马俊手术多,接触血液的机会多,感染的风险也大。在一次手术时,马俊不小心被针扎到,患者又恰恰患有艾滋病。为了避免感染,他服用了艾滋病阻断药物,但艾滋病阻断药物副作用非常大,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都让他担心不已。

在他的公众号“新关节新人生”发表的援非日记31之《HIV暴露》中,他写到,“回到驻地,当天晚上我就把新浪微博所有粉丝都删了,决定把这事保密到底,一是怕家人担心,毕竟这是我在非洲最让他们挂心的事情,父母年纪大了,孩子又小,老婆一个人上下对付本就辛苦,何必徒增烦恼。二来我也觉得没什么需要向组织倾述求可怜的,自从接到援非任务以来,这些牺牲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在复查结果出来前,马俊不敢对家人提及。万幸的是,他并未被感染,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面对危险,马俊表示,“援外医疗队员的使命、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不允许我们退缩。”

高超的医学素养、负责的职业操守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让马俊获得了患者信任,为医疗队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中共驻莫桑比克大使馆的肯定,使馆以集体褒奖的形式,专程向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发去了表扬信;同时,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马俊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牢记政治纪律和援外使命,充分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精神,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无愧于组织的重托,无愧于自身的价值体现。




作者:王立群 李晔 编辑:刘欢 周亮 来源:骨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