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小儿外科靳曙光教授团队继成功完成超低龄幼儿胰头巨大肿瘤切除术、多处肠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患儿肠道修补术等高难度手术治疗之后,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完全腹腔镜下小儿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奇静脉断流术)。
该名患儿年仅8岁,极度消瘦,营养不良,体重仅16公斤,入院前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腹部膨隆明显,检查结果显示:脾脏重度肿大,肝硬化、门脉高压明显。鉴于患儿情况紧急,随时存在生命危险,我院为患儿开通了入院绿色通道,小儿外科靳曙光教授团队随即召集全科医护人员进行讨论,同时联系麻醉科会诊。
通过专家团队的会诊,发现该患儿脾脏巨大,且极度消瘦,营养缺乏,如果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需切开一个长约10厘米以上的手术切口,才能完整切除病变脾脏、断离结扎贲门周围血管,手术创伤非常大、出血多,术后伤口愈合缓慢,恢复期长,术后并发症多。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切口仅0.5~25px,有人称之为“钥匙孔”手术)、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少、疼痛少、康复快等显著优势,综合以上因素,靳曙光教授团队最终决定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
因患儿年龄小、极度消瘦,腹腔容量原本就不足,加之巨大的脾脏占据了腹腔大部分空间,腹腔镜下手术视野有限,手术部位暴露困难,极易损伤周围曲张、管壁薄弱的血管,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靳曙光教授团队历时4个多小时,顺利完成了手术。
患儿在科室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目前已痊愈出院。
完全腹腔镜下小儿门—奇静脉断流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国内外罕见儿童病例报道。此项新技术的开展,体现了小儿外科医疗团队不断追求卓越、勇于挑战的精神,进一步推动了我院小儿外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