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日下午17:00,华西医院肺癌科研病种库暨肺部常见疾病AI综合诊断产品项目中期报告研讨会在第八教学楼316会议室举行。李为民院长、放射科、病理科、临床技能中心、呼吸内科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王成弟博士作了肺癌科研病种库暨肺部疾病AI综合诊疗产品项目中期进展报告。他说,在李为民院长等的精心指导下,在医院信息中心、影像科、病理科、呼吸科等多部门的全力支持和依图医疗团队通力合作下,肺癌科研病种库项目于2018年1月启动,于今年3月已经完成了数据库的顶层设计,实现了肺癌患者的HIS、LIS、PACS、RIS等系统信息的集成,与数据库全面对接,首批实现了1003名肺癌患者2406个就诊信息、3272个影像study智能入库,文本信息AI提取准确率达到90%以上,AI识别结节准确率达到96%。按照既定计划,将在今年6月实现华西医院2009年至2017年间经由病理确诊的2万6千例目标肺癌患者的全部信息AI自动入库,旨在打造国内首个含临床、影像、病理等多维度指标、可结构化的AI顶级肺癌科研病种库。此外,华西项目组正在联合开发肺癌、肺炎、肺结核等肺部常见疾病AI综合诊断产品。
依图团队产品总监王炤汇报了肺癌单病种科研数据库项目和肺部疾病AI综合诊疗产品研发的阶段性进展。针对肺癌单病种科研数据库项目,他详细介绍了阶段性的成果、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势以及后续项目规划。针对肺部疾病AI综合诊疗产品,介绍了算法模型分析与设计、数据调研与需求评估、项目组筹建等三方面的内容,并将后续工作划分为医学问题定义与标注方案设计、数据清洗与标注、模型训练与产品研发等步骤,预计产品将于年底投入临床工作流。商务总监周嘉文强调在整个产品训练中问题定义、标注规范是人工智能医疗行业最核心的内容,这里决定最终产品的成败。
李为民院长强调了数据标注过程重要性,并对当前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对项目下一步如何推进提出了指导建议:第一步应实现胸部CT的影像学特征AI识别,第二步为肺部常见疾病的AI诊疗。在标注过程中,创新采取“四梯度标注体系”——本科生、研究生、研究生导师、顶级专家依次标注,实现逐梯度把关。此外,由各领域专家分别总体控制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各亚组的标注质量。
华西-依图合作的肺癌科研病种库暨肺部常见疾病AI综合诊断产品由李为民院长领衔担纲,由刘伦旭教授、白红利副教授等组成核心专家团队,王成弟博士负责推进,为2017年中国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DeepNet肺结节人工智能》项目落地转化成果。该项目作为当年“互联网+”大赛全国唯一的医疗项目,被教育部推荐向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副总理进行项目汇报。刘延东副总理对项目给予高度认可的同时希望团队加快产品研发,造福更多的百姓患者。华西团队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辅助肺结节的检测与诊断》项目获成批都市经费支持200万和天府新区配套经费200万。华西团队与计算机学院合作联合研发肺结节定位识别产品,和依图团队合作联合开发肺部常见疾病AI综合诊断产品。本次中期报告会为双方进一步加强研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后期合作指明了方向。
李为民院长最后强调,随着项目研发更加深入,工作任务繁重,难度加大,希望华西团队和依图医疗团队成员同心协力、共同探索、整体推进项目格局,深入实践智能化医疗产品的推广,实现全面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断治疗效率,切实推动医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