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世界首例肝静脉途径双心室起搏器(再同步化治疗)在华西医院心内科安置成功 2017.07.20

 

近日,一名46岁的女性患者,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Ebstein畸形”,曾在华西医院心内科做过旁道的射频消融,在心脏外科接受了三尖瓣成型和上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Glenn术)。术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自觉头晕明显,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患者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安置双心室起搏(再同步化治疗)为佳,避免将来发生心力衰竭。患者有行永久起搏器指证,但因为Glenn术后,上腔静脉与肺动脉相连,常规经锁骨下静脉安置不能将电极植入右心系统。

经心内科全科讨论,起搏介入组的方元教授、胡宏德副教授凭借丰富经验,制定了经肝静脉穿刺安置双心室起搏器的方案。根据该方案,患者在X线透视下,由消化科的魏波医生穿刺肝静脉成功,经肝静脉置入三根8F可撕脱鞘;沿穿刺鞘置入心房和右心室螺旋电极,固定稳妥,起搏阈值良好;行冠状静脉窦逆行造影,安置冠状静脉(左室心外膜)电极,固定稳妥,起搏阈值良好;在右上腹皮下做起搏器囊袋,置入起搏器脉冲发生器,并予以逐层缝合。术中及术后患者感觉良好,术后患者QRS波明显变窄,说明再同步化效果良好。

这是世界上首例经肝静脉途径双心室起搏器(再同步化治疗)安置术。自2012年以来,心脏内科起搏电生理的方元、胡宏德教授团队致力于发展创新起搏技术,截止目前,己实现经皮肝静脉穿刺这一技术难度极高的起搏器安置术式的全满贯记录:2012年完成ICD起搏器安置,2016年完成双腔起搏器安置,2017年2月完成单腔起搏器安置,展现了华西医院心脏内科起膊介入的高超水平。



作者: 崔凯军 编辑:刘琴 廖志林 来源:心内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