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开始,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以同行评议的方式,每年推出上一年度的《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和《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前两年我院放射科均在本专科声誉排行榜名列第三,而在11月24日揭晓的《2011年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华西医院放射科以平均声誉7.47分荣获第一名,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分获第二、三名。回顾2011年度,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放射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室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逐渐成长为中国西部与国际接轨的放射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心。
在科室管理上,继续大力探索推行“医技一体化”模式,建立“医技一体化”工作组并制定工作组机制,明确医技双方的责、权、利问题。同时以临床需求为基础,医技双方加强沟通临床科室,定期收集临床科室对影像诊断和技术的需求,针对性讨论制定影像检查方案,在诊断医生的指导下,由技师完成从数据采集到图像后处理的操作。建立三维图像处理中心。我科在国内率先探索设置影像工作的难度系数,既反映影像技师和诊断医生的水平,又在绩效考核和分配中体现相关的价值,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自2011年起,我科成立了“科外影像技术服务组”,在全院范围内全方位、全天候地提供影像检查服务,积极发挥我科对临床学科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临床工作上,推行增加工作日延时和节假日常规加班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细化各层级诊断医生工作分配,将诊断报告落实到各层级的医生。同时进一步细化常规及各种特殊检查的流程、完善患者知情同意书的填写规范,针对医生、技师和护士开展急救培训,安全教育和提醒以保证医疗安全。利用每月回顾读片、不定期本科全体医生讨论会、完善影像检查过程中危重病人临床及时反馈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率先在全国开展低剂量CT检查等措施提高医疗质量。目前放射科日均CT900人次以上,MRI 320人次以上,DR1200人次以上。
在教学工作上,余建群教授负责的《对医学影像学本科课程考试形式进行改革》获“四川大学本科考试改革试点课程”,李真林技师长的《影像技师“亚专业化”临床实践的研究》及孙家瑜技师长的《化学位移对3.0T在体磁共振波谱空间定位影响的研究》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9次全国学术会议中分获“工程教育学组”论文二等奖及“MRI技术组”论文三等奖。
在科研工作上,放射科拥有一批享有很高声誉的专家和人才,例如国家级和省级最高专业协会的主任/副主任及委员、中国影像学界首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美国CMB杰出教授、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获奖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近3年科室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10余篇,含57篇SCI收录英文论文,不乏《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PNAS》、《Radiology》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2011年获“功能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首届)称号,并被四川省卫生厅批准为“四川省放射医学质控中心”。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是学科建设、临床技术与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估的排行榜,我们相信华西放射人将一如既往,不断实践“卓越、创新、合作、诚信”的科室价值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科方向为主线,以绩效管理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交叉为模式”的科室发展策略,为实现“学科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宏伟目标,而继续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