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受灾人数约1000万,灾害影响区人数约4000万,根据资料灾难发生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成人发病率约10-30%,儿童青少年发病率约30-50%。据此计算地震后患PTSD人数约100-300万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地震后根据卫生部指示成立了卫生部心理危机干预医疗总队,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心理卫生中心在都江堰、德阳、绵阳等重灾区建立了9个固定的心理危机干预点。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者(如躯体不适、警觉性增高、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约占总人数的90%,已能确定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者已超过20%。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灾民群体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到社区的和谐与安宁。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灾后心理干预平台,没有完善的精神卫生的服务网络;缺少完整的灾民心理卫生状况的现状资料;缺少针对各灾民群体的可行、有效、规范的干预模式;缺少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所制定的各类心理卫生问题、精神障碍的优化治疗方案;缺少针对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为探讨、建立适合中国人群心理特点的灾后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卫生部与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协商,DFID将出资16万英镑支持在四川省受灾地区合作开展为期六个月的“灾后心理援助服务模式项目”。同时卫生部以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为首,联合全国各大精神卫生中心组建了项目专家组,指导项目实施。本项目将于2009年7月开始以成都、绵阳、德阳市下属受灾区县为试点,在灾民集中安置点、学校、社区和企业进行实施。通过实施本项目,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在不同场所、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医疗服务,降低干预场所人群精神障碍发生率;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建立心理援助和精神卫生服务模式。
7月13日上午9点,在我院天使宾馆12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本项目的启动仪式。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部、四川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的心理卫生专家;成都市、绵阳市和崇州市部分医院代表;华西医院石应康院长、李为民副院长、张伟副院以及新华社、四川省内十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启动仪式。项目支持方代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精神卫生顾问汪向东博士;项目主办方代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张立副局长;项目合作方、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王蓓副部长、西安杨森公司谷里虹副总裁;项目主办方代表、四川省卫生厅疾控处肖玉明处长;项目实施方代表、我院石应康院长和心理卫生中心专家黄明生教授、孙学礼教授到会并分别发言。大家共同探讨了本项目的目的任务、实施规划和预期目标,希望通过合作,使本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以便早日建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为灾区人民提供更为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p#分页标题#e#
(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