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我院与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广谱麻醉/镇静拮抗新药BN3”专利许可及合作开发合同,这是我院成果转化的又一标志性里程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尹强、副总经理田峦鸢,我院院长罗凤鸣、副院长柯博文以及相关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全身麻醉是通过药物诱导产生的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临床表现为意识消失、痛觉阻断、反射抑制及肌肉松弛,为现代外科手术提供了安全、无痛的操作基础。随着麻醉技术与围术期管理的进步,手术安全性显著提升,推动了外科治疗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从2011年至2021年,我国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从3050万增长至8103万,反映出临床对高效、安全麻醉支持的巨大需求。
术后麻醉苏醒期的管理是临床实践中的关键议题,它不仅关乎患者的即时安全与长期预后,还直接影响着医疗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效能。苏醒延迟不仅会提高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如喉痉挛、误吸、呼吸抑制)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引发心血管事件(如高血压、心动过速)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进而对患者的长期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苏醒时间延长会降低手术室的周转效率,制约日间手术和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快速、平稳、可控的麻醉苏醒,已然成为提升医疗质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核心问题。
目前,临床唯一广泛应用的全麻逆转药物为氟马西尼,但其仅对苯二氮䓬类药物有效,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诱发癫痫、躁动等不良反应的风险。与此同时,丙泊酚、依托咪酯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已逐步成为当前全麻方案的主流选择,然而遗憾的是,针对这两类主流药物的特异性拮抗剂仍处于临床空白状态。
针对这一现状,我院麻醉科刘进教授、柯博文教授团队始终以临床需求为指引,长期专注于攻克麻醉安全与效率方面的核心难题。在新型麻醉药研发领域,他们持续深入钻研,在新型麻醉/镇静拮抗药BN3的研发上实现了关键突破。
初步研究表明,“广谱麻醉/镇静拮抗新药BN3”具备广谱、安全、高效、可逆的显著优势。它不仅对多种全身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诱导的全身麻醉均有良好的拮抗效果,对于持续输注全身麻醉药物的全身麻醉也能发挥有效的拮抗作用。此外,“广谱麻醉/镇静拮抗新药BN3”对于阿片类药物及吸入麻醉药引发的呼吸抑制,同样具有出色的改善作用,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院麻醉学科是全球最大的麻醉学科之一,也是中国麻醉学科的领跑者。其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磷丙泊酚二钠”已获批上市,并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此次合作将显著加速“广谱麻醉/镇静拮抗新药BN3”的转化与产业化进程。未来,我院将持续贯彻并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