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两学一做”进行时——皮肤性病科开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SCI论文背后的故事”专题组织生活会 2018.08.24

为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党性观念,提升党支部队伍整体素质,822日下午,皮肤性病科开展组织生活会,特别邀请冉玉平教授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SCI论文背后的故事”专题党课。皮肤性病科全体党员、院内部分党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了现场学习。会议由皮肤性病科支部书记黎静宜主持。

冉玉平教授从他和团队发表的10SCI论文的案例出发,讲述他如何以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奋发努力,实现从党员到教授、从医学生到医生、从课堂到诊室、从患者诊治到成功发表SCI论文的华丽转身,并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围绕挑选病例、把握人生转折点和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品格等几个方面,系统详实地为参会党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针对皮肤性病科支部党员目前发表文章面临的困惑和困难,冉教授说道,“‘只想花最少的力气毕业’,‘把SCI当成追求性价比的终点’,沉不下心打好基础,很难成为临床大家;冷静分析,不断尝试,韧劲和毅力才是制胜法宝,也是区别优秀与平庸的试金石”。他鼓励党员同志们要务实求进,要有坚定的目标和忧患意识,不要害怕失败。投稿艰辛、专注修改、“屡败屡战”、不断完善,终会成功。他同时指出,学生的悟性和韧性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比“聪明过人”更重要,要把原以为“普通”的病例深入发掘,精雕细琢,使之成为经典病例;SCI论文必须有图有真相,有内容有亮点,全面反映作者的临床、实验和材料的组织表达能力;面对reviewer的问题要能够从容应对和回复;临床医学没有标准答案,原创性发现要花巨大精力和时间去确认,而最终的临床疗效是检验科学假说的唯一标准。“事无大小,追其根源,大胆设想,科学验证,原来发表SCI论文也可以这么简单”,冉教授娓娓道来。

组织生活会还邀请SCI作者现场分享论文发表过程及心得体会。冉玉平教授的学生唐教清表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但只要坚持初心,通往成功的道路就在眼前。这个道理是我从冉玉平教授那里的一个病例学到的,受益颇深。”

此次党课持续近2个小时,内容丰富翔实,理论和实践兼具,冉玉平教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党员们发表文章指明了方向。皮肤性病科支部党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党课获益匪浅,接下来将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未来目标,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学习、研究、岗位中。

冉玉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1985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1993年两次赴日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获日本皮肤科研究学会“皮肤科学研究者证书”。从事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多本书籍,在国际人类和真菌学会上获得最佳临床研究奖,获省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卓越贡献奖,获华西医大优秀教材二等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等。中国菌物学会医学真菌委员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真菌学组组长、真菌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菌物学会理事、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继续教育医学项目负责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际新发传染病研究员(美国CDC);欧洲皮肤病学会会员;亚洲-太平洋医真菌学会(APSMM)理事;获荷兰皇家科学和艺术学院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BS)培训证书。

作者:林志秋 冉玉平 编辑:史杰蔚 刘欢 来源:皮肤性病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