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王汉林教授到我院病理科访问交流 2018.08.07

82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王汉林教授应邀到我院病理科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分享肝脏非肿瘤性疾病的病理诊断,并探讨两院病理科长期交流合作机制。

王教授在病理科会议室开展了题为“肝脏病理分享(非肿瘤性肝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专题讲座。我院病理科主任周桥教授主持,消化内科主任杨丽教授、病理科鲁昌立副教授参与病例分享,多个科室医生、研究生5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分享的疾病有纤维蛋白原蓄积病(Hepatic fibrinogen strorage disease)、缓流性胆管炎(Cholangitis lenta)、肝内胆管减少/缺失(Paucity of intrahepatic bile ducts)、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药物性脂变(Drug-induced steatosis )等,同时对我院的疑难肝病、移植后肝脏排斥反应进行了读片和讨论,尤其对特发性门脉高压、自身免疫性肝病、威尔森病等慢性肝病、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提出应注意非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鉴别诊断,并强调肝脏的病理诊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

在讨论环节中,消化内科的医生们提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玫瑰花结、淋巴细胞穿入现象,肝脏铜染色及铜定量等相关疑问,王教授均予以详细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浓烈,大家表示获益良多。病理科主任周桥教授及消化内科主任杨丽教授发言对王教授表示感谢,再次强调肝脏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不同于肿瘤性疾病,并非每次均能“一锤定音”,应多与临床医生讨论与交流,并根据临床医生用药后的情况加以反馈,不断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此次讲座王汉林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分享了非肿瘤性肝脏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和诊断思路,对加深我院病理及肝病医生对肝脏疾病的认识及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王汉林教授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胃肠病理主任。长期致力于胃肠道病理、肝脏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分子机制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34篇,综述18篇,参与编著专业书籍章节38篇,撰写162次会议摘要。出版专著《Pathology of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参编《Diagnostic Pathology: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同时担任多个病理学/医学杂志的编委。

作者:刘键平 门若庭 编辑:史杰蔚 刘欢 来源:病理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