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上锦心脏综合病房多科联合,攻坚克难,治愈重症患者 2018.06.22

近日,上锦心脏综合病房牵头,多科联合协作,成功救治一名68重症心脏瓣膜病女性患者——兰婆婆。兰婆婆牵动了上锦医院多个科室主任、护士长乃至医院领导的心。这位备受“特殊关注”的兰婆婆并非哪位医护人员的亲人或熟人,亦非哪位重要领导或者特殊人物。说她的“特殊”仅仅是因为:在床上端坐呼吸了3+年多、没有平卧睡过一天觉、全身重度水肿、被多家医院宣布“死刑”的她,今天将在上锦多科医护人员的共同祝福下走出医院!

特殊而又迅速的入院历程

“心脏内科住院总吗?我是急诊室,从XX地转过来一个重度水肿,心力衰竭的病员,请你马上来协助处理!”201825日一辆XX医院救护车到达上锦医院急诊室,急诊科医生迅速接诊并作出判断!

心脏内科住院总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急诊室,“病员马上送入心内科CCU,不用过床,直接用救护车担架送,减少搬动,家属补办手续。”就这样,这位瘦小、面色紫绀、全身重度水肿、端正呼吸的兰婆婆以“绿色通道”的方式入驻了心脏综合CCU病房。

心电监护、氧气、留置针、急查电解质和床旁血气分析.....虽没有指挥,却没有忙乱,CCU的护士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无创呼吸机、利尿、强心、抗感染……治疗一刻也不能耽搁!床旁心脏彩超:巨大双房(LA65×123×64RA63×124);二尖瓣重度狭窄,(开口面积6mm,解剖面积15px2,有效瓣口面积15px2Vmax=1.9m/s);三尖瓣极大量反流(Vmax=4.0m/sPG=64mmHg)……

揪心而艰难的治疗

当心脏彩超结果摆在面前的时候,心内科主任冉迅教授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引起婆婆如此严重心力衰竭的“罪魁祸首”虽已找到,但面对二尖瓣严重狭窄和如此巨大的心脏,强心、利尿等措施已然无济于事,治疗该怎样进行?如果能把这道狭窄的“门扩大”或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婆婆的心力衰竭症状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心脏外科干昌平副教授紧急会诊:目前婆婆的情况太差,心力衰竭严重,不能平卧,麻醉和体外循环的风险都太高,婆婆能否耐受麻醉和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很大可能是连手术台都下不来……

那能否通过心导管介入方式(即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型术),把这道狭窄的“门扩大”一些呢,这样就可以避开全麻带来的风险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这似乎是婆婆唯一的希望,然而这么巨大的心脏其内部结构早已发生改变,导管能否顺利从右心房穿刺“房间隔”到达左心房?能否顺利在巨大的左心房(LA65×123×64)里找到二尖瓣这道“极小的门”(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15px2)?况且,介入手术的前提条件还是需要平卧,术前还需经食道超声(TEE)证实心腔内无附壁血栓,婆婆能耐受这样的检查吗?

病危-沟通,沟通-病危……婆婆和婆婆的女儿都向医生表示:“不管有多困难,风险有多高,不想活得这么痛苦,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

“您不放弃,我们定当竭尽全力!” 这样的理念默默地在心脏综合病房医护人员之间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接下来的首要目标就是能通过综合管理使婆婆感染得到控制、内环境稳定、让端坐位“睡”了3+年觉的婆婆能平卧,哪怕是只能坚持2个小时!

疾病带来的不适虽让婆婆感觉很痛苦,她却从来不哼哼,哪怕水肿让护士们怎么都找不到血管、穿刺后组织液不断渗漏浸湿了纱布、进食后因胃肠淤血不停地呕吐、消化道出血、贫血……婆婆都坚强地非常积极配合着、忍受着。看到“生机”的婆婆脸上偶尔会露出可爱的笑容,安抚护士说“没事儿,你再打就是!”

从间断停无创呼吸机1小时到鼻导管吸氧;从端坐位到床头下降到60°、30°、15°、平卧,坚持半个小时、1个小时、半天,婆婆一点儿一点儿努力着……

“婆婆能脱掉无创呼吸机平卧半天!”经过1个多月的综合管理,心力衰竭终于得以暂时控制,为手术争取了一丝机会!

心脏内、外科联合手术

术前讨论由全国知名心血管内科教授、上锦医院院长曾智亲自主持,心脏内科、心脏外科、心脏彩超、麻醉科、手术室、ICU等多科室主任、护士长参加讨论,制定最为合适、风险最小的手术方案,方案和应急预案逐渐形成。

312日婆婆在医生和护士的守护下顺利完成了术前经食道超声的评估,314日下午17:00婆婆被推进了心导管室。手术特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知名的二尖瓣球囊扩展专家方元教授主持,考虑婆婆心脏内部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穿刺房间隔不成功或者心脏介入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介入手术期间,体外循环手术室空台严阵以待,心脏外科手术团队(手术医生干昌平副教授、手术助手袁斗住院医师、魏小栋住院总、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体外循环师)在台下随时待命!

介入手术进行了1个多小时,如术前评估一样,心脏结构的改变致使导管不能顺利穿过室间隔,手术团队再次紧急讨论决定启动应急预案!转台---全麻体外循环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沟通——转台——麻醉——手术准备,迅速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属的坚定和信任给了手术团队无尽的信心和决心!

4个小时的体外循环手术困难重重,2300手术结束,二尖瓣成功置换,三尖瓣成功成型,那道几乎关闭的“门”终于被打开了!术中食道超声显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三尖瓣大量反流消失!婆婆被送进了ICU进行术后观察和复苏,ICU的医生护士们早已准备就位。

医护一体助恢复

“婆婆生命体征平稳,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婆婆醒了,能正确做出反应!”“婆婆今天拔除气管插管,使用无创呼吸机呼吸!”兰婆婆的任何一点症状及变化都被全体医护人员密切的关注着。

“婆婆消化道大出血了!”病情的突然变化让大家揪心不已,心脏外科、心脏内科、ICU、消化科的专家们又一次紧急聚集,为婆婆在出血与抗凝之间找到一条窄窄的“独木桥”,再次为婆婆活下去找那一线生机……

ICU团队的精心护理下,病情趋于稳定的婆婆328日下午终于从ICU转回了CCU。因长期的心力衰竭、重度水肿导致营养不良,婆婆的康复之路也走得异常艰苦:术后伤口迟迟不能愈合,医生护士就像“诓小孩”一样鼓励婆婆改变多年养成的饮食结构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长期卧床婆婆术后不敢下地活动,护士妹妹们和护工们不停为婆婆鼓劲加油,搀扶着她就像小孩学步一样一步一步挪,10米、20米、50米,婆婆终于可以走到护士站和护士妹妹们唠唠嗑!从‘自己动手吃饭’到‘转至普通病房’再到‘下床活动’,婆婆每一天的“进步”都让她和家属开心不已,笑容常常出现在婆婆的脸上。这些好消息也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八卦谈资”!婆婆的每一个“进步”感动的不仅仅是她自己!

充满喜悦和感动的康复欢送会

心脏综合病房的医生、护士、护工陪着兰婆婆闯过了“一关又一关”,这位在医院住了3个多月的兰婆婆要出院了,这个消息感动的不仅仅是兰婆婆和她的家属,还有为她竭尽全力的医护人员!心脏综合病房管理团队准备为兰婆婆举办一个欢送会,恭祝婆婆重获新生!

这场“战斗”的总指挥--曾智院长特地来到心脏综合病房,和心脏综合病房全体医护人员一起为婆婆欢送祝福。

欢送会于晨交班后在心脏综合病房护士站举行,曾智院长感慨:是婆婆和家属对我们的信任,给了我们竭尽全力的勇气,才能把“这场艰苦的战役”打胜!护士长为兰婆婆送上写有“祝兰婆婆早日康复”的蛋糕,冉主任为婆婆点燃希望的蜡烛,干昌平副教授为“兰婆婆”戴上祝福的帽子,在曾院长、冉主任、干教授等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祝福下,婆婆许下心愿吹灭蜡烛,将开启新的生活!

婆婆说:“感谢你们给了第二次生命,我要自己走出医院了!”

其实,应该感谢您的信任、坚持和勇敢,才有我们的义无反顾,正是:“您若不放弃,我们定当竭尽全力!”


作者: 冉迅 郎勇 干昌平 屈模英 编辑:刘欢 来源:上锦心脏综合病房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