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预约
就诊科室: 实验医学科(检验科)
医生姓名: 应斌武
就诊日期:
就诊时段:
就诊地点:
预约挂号费用:
就诊卡:

-就诊卡-

  • -就诊卡-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个
注意事项:
提交
个人资料 更多医生
应斌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主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实验医学科(检验科)
个人简介:

应斌武,工商管理硕士,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届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获得者,四川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基金获得者,四川大学五粮春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主要从事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分子诊断学研究,主要探求感染性疾病诊断相关新的疾病标志物的发现、新的疾病诊断模型的建立和分子诊断学新发放的探索研究等。
目前负责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3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项目、1项成都市科技局重大项目、1项四川大学校优秀青年基金、1项四川省人事厅人才培育基金以及多项校院级科研基金,累计科研经费2600余万元。
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第一作者/通讯作者90篇,累计影响因子达272分,总他引12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为65次,H指数17。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四川省医学会医学科技(青年奖)一等奖1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学术任职
职务
中华医学会检验专委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检验专委会临床免疫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第四届检验医师分会常委委员
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检验医学专委会常委
中华检验医学教育学院四川分院院长
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检验医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检验技术标准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第十二批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二届检验医师分会会长
四川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
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一届临床检验专委会候任主委
担任《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国际检验杂志》、《中国输血杂志》、《临床检验杂志》、《临床化学(中文版)》等编委
成果展示
教学成果
规划教材
教学成果奖
医疗成果
科研成果
代表性论文
医学案例

抗结核药物在结核病患者中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以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AT-DILI)最为常见,研究显示AT-DILI的发生与人群的遗传学因素显著相关。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联合方案(HRZE)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标准抗结核治疗方案。
课题组从遗传学角度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的方法挖掘与AT-DILI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学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HRZE方案组60例肝损伤和247例耐受患者中,利用Illumina Human Omni Express基因芯片(约7000677个标签SNPs)对样本DNA进行检测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P<1×10-4的SNPs共有47个,但未发现有SNPs达到GWAS的统计学P值(P<5×10-8)。后续连续性收集1222例独立的HRZE方案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伤(395例)和耐受(827例)队列进一步验证前述潜在阳性关联位点,同时完整收集研究队列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参数和影像学结果,系统性整合宿主SNPs位点和电子病历特征变量,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中国汉族人群AT-DILI风险预测模型,优化模型并进行可视转化,积极应用于临床结核病精准医疗。
基于上述验证结果,课题组对显著关联位点进行系统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预测其所在通路及潜在生物功能,构建结核药物肝脏损伤的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利用CRISPR/Cas9等方法研究显著关联位点参与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新闻动态
科普专栏
更多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