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出身贵族家庭的南丁格尔不顾恶劣的环境,带领38名妇女主动请缨,奔赴到战火纷飞的前线战地医院救死扶伤,她以善良和精湛的护理水平,默默无闻地付出,给士兵们带来了莫大的精神和身体的抚慰,受到广大官兵和英国本土人民的广泛赞誉。
从一个平凡普通的护士,到克里米亚战争的功臣和民族英雄,南丁格尔不求回报,也从未因外界的轻视而放弃初衷,听从上帝的召唤成为一名护士并奉献终生始终是她所追求的理想,在护理工作中她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所在。
人类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历史。不论是在地震救援前线,还是在抗疫战场,都留下了华西天使最美的身影。一代代华西优秀护理工作者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南丁格尔的誓言和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为护理同仁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她,是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是中央文明办、国家卫健委树立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先进典型;她也是新中国的同龄人,是新中国护理事业的参与者、见证者。2013年8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第四十四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现场,她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闪闪发光的奖章。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莫雷尔宣读了成翼娟的颁奖词——
“不知疲倦地翻越了一座座山,为最偏远地区的病人带去医疗护理服务。感谢成翼娟用自己的事迹诠释着承诺与奉献,挽救着困难群体的生命,并为全社会发展和推广人道思想与人道行动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十五载青春年华,扎根山区书写大爱。1968年,卫校毕业后的她来到四川平武黄羊公社卫生院,开始了护理职业生涯。公社医院的条件极差、设施简陋。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她克服了吃住行的困难,还在公社医院承担起了多重角色,既是“医生”又是“护士”还是“护理员”。只要病人需要,就有她的身影出现,她凭借医护知识正确诊断,减少麻疹患儿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低。
从平武到汶川再到华西,通过应急救援实践中不断的成长和总结,她对灾难护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她先后四次参与重大地震灾难救援,率领华西护理队伍,圆满完成上千名危重伤员的救治任务;尤其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时,她积极参与医疗救援工作,和其它拥有丰富应急救援经验的华西护理人一起,在救援过程中承担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如今调休以来,她依然忙碌、随时都在讲台边,在义诊中、在去宣教的路上。将精力投身于培养西部优秀护理人才和志愿服务活动中。这对于七旬的老人来说,体力和精力上也是很大考验。但她说: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去更多地方,我从基层来,希望更多地服务基层。
在国庆70周年阅兵那天,她写下了这样的话: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我亲身经历了祖国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感恩新中国,感恩新时代,永葆初心,继续阔步向前!
她总是带着善良、明媚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倍感亲切。她知识广博,知性温柔。2020年5月21日,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我心中最美护士”评选宣传活动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蒋艳荣获第三届“健康四川-大美医者”及“心中最美护士”。2020年8月6日,在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评选结果中,她还当选为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称号。
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的她,带领着华西护理人,用专业、精业、敬业,在爱和希望中守护着生命。自疫情爆发以来,作为华西护理总指挥,她默默地顶住巨大压力,用科学的专业知识武装抗疫前线的护理人员,为身处一线的护士加固铠甲。她带领护理团队筹建华西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心、确保川内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院内常规工作“双轨”任务安全有效推进,解决了院内院外力量平衡的问题。组织院内医护人员开展线上+线下的防疫院感防控知识技能培训,编写全国首部《新冠肺炎防控医院护理工作指南》。
作为护理专家指导广安市人民医院、成都市公卫中心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以及防控工作。创立全国首个“两库四级”护理人力紧急调度模式,快速集结165名护理骨干驰援武汉和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1名护士驰援意大利。
4月16日,应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共和国政府邀请,由国家卫健委组建援非医疗队。她主动请缨驰援非洲,并说“国外疫情逐渐严峻,对中国医疗队的需求和盼望也愈发殷切,我是党员,是护理博士,是也是有着灾害救援和应急救援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员,病毒无国界,这是我的使命。”经四川省卫健委选派,蒋艳主任作为护理专家随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12人中一员,从成都启程,远赴万里之遥,驰援非洲。协助两国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埃塞俄比亚人民生活条件差,口罩等防护物资缺乏,甚至连饮水问题都难以保证,更难做到像中国一样全面停工停产。她摸清情况后,立即着手制定方案,开始做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讲解。
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为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周边国家170多家医疗机构详细讲解了高风险呼吸治疗操作中安全防护难点及重点,讲解个人防护实施要点,教会当地医护人员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安全,并为当地制定了防护意外和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向当地政府提出“深入挖掘本国的潜能,充分利用可用资源及本土高端人才,促进本国个人防护物资生产,提高全民防疫抗疫能力”的建议。
她借鉴华西抗疫经验,因地制宜将“输血”变成“造血”,结合当地基础设施有限等现实问题,通过优化防护用品方案,鼓励当地医护人员就地取材,自制脚踏式洗手装置,利用透明塑料袋、透明塑料板等物资自制防护用品并发动本土企业生产防护物资缓解防护用品短缺的危机。
当被吉布提政府总理授予“骑士级独立勋章”时,她说:能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是我感到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事。抗疫合作是中非命运同体的真实写照,无论顺境逆境,也阻挡不了我们砥砺前行的步伐,离开埃塞俄比亚医院病房时,她写道:“专业、精业、敬业是全球通用语言。”如果说这是她无数次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得出的经验,用以勉励自己朝着目标进发,那么,在离开吉布提时她写的那句“在爱和希望中坚守”,则表达了对吉布提人民奋力抗疫的赞赏和自己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的坚定信念。
她穿过空间距离最远的抗疫战场,她怀有一颗永恒不变的医者仁心。把精业、敬业和大爱写在了非洲抗疫前线的每个角落,将责任、使命与担当印刻在始终如一的心上。她细致耐心热情,用她的笑容温暖着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的心;她包容理解,重视华西文化,提倡“做有温度的华西护理人”,让华西护理这个大团队在文化和温暖中成长;她致力于培养接班人,为促进护理专业发展及培养优秀的护理团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坚持科学之路,不断更新护理理念,把握护理发展前沿,以她坚实的理论基 础、精湛的业务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坚定地捍卫和弘扬着不朽的南丁格尔精神!
无论是在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还是在意大利,甚至是在5年前的尼泊尔地震中,华西护理人都践行着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将当代中国护理人的南丁格尔精神辐射到了海外,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护理人的大爱无疆,责任与担当!她们无私无畏,冲锋在前,为无数家庭撑起希望,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平凡亦是英雄,华西护理人坚忍不懈、奉献坚守,一个个顽强奋战的坚毅身影,无不诉说着华西护理人践行誓言的初心。
华西护理连续四年科技量值排名第一,这是护理同仁们不懈追求,奋力求索的结果。现代护理人定会继承前辈的精神,不懈追求,开创现代护理。在护理事业中,发扬新时代“南丁格尔”的大美精神和大爱情怀,抒写无悔人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朝气蓬勃发展之时,华西护理人,将谨记医学初心,牢记健康使命,力所能及地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说雁过无痕,历史的车轮碾过,留给我们多少不平凡的日夜,岁月的递进磨灭了太多太多。但是,华西,有您在,有我们在!灯亮着,那便是永不泯灭的光源。传承华西温度,在爱和希望中守护生命,守护祖国!
作者:李莉 编辑:史杰蔚 刘欢 来源:肾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