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之后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肿瘤治疗也随之进入免疫时代。华西医院肺癌中心罗锋教授团队在肺癌免疫治疗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处置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厚的转化医学研究基础。罗锋教授带领的团队成员,刘洁薇主治医师、李之曦主治医师、涂梨医师等,不仅在《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IF:7.275)高水平杂志发表文章,其研究成果揭示:免疫性心肌炎病情恶化迅速,如果等到临床常用的金标准确诊后再进行治疗干预,通常已为时过晚。因此,探索有效的检测方法,寻找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实现免疫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此外,罗锋教授带领的团队成员代表华西医院参加的全国性比赛——免疫几何—肺癌全国学术辩论赛,在关于临床工作中,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需要进行PD-L1/TMB检测来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辩论赛中,认为基于NCCN、CSCO指南和相关共识—PD-L1和TMB是目前权威指南推荐、循证级别最高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根据PD-L1或TMB的检测水平优选最合适的免疫治疗人群及方案,可提高生存获益,避免过度医疗,降低治疗相关副作用,可更有利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精准医疗和个体化医疗。这一观点获得了在场评委专家的高度认可,团队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对进一步推动免疫整理的规范化诊疗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更有助于中青年医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