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连续作战、争分夺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力救治地震伤员 2022.09.15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从第一时间派出紧急医疗救援队,到接收地震伤员;从开展远程会诊,到派出“全教授”专家团队……作为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投入各方力量连续作战、争分夺秒,全力救治每一位伤员,共参与救治225名伤员,实现危重伤员零死亡!


最艰苦

9月13日下午,在8天的连续作战之后,华西医院首支出发的紧急医疗救援队在队长、创伤医学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杨朝华的带领下,从泸定顺利返回成都。

9月5日地震发生后,顾不上回家收拾行李,队员们迅速在医院集结出发。当晚,当他们第一时间赶到位于震中的得妥镇时,没水没电没有其它支援条件,滑坡山崩导致道路损毁严重,消防官兵只能用冲锋舟从水路将病人送出。为了让伤员早一点得到救治,队员们守在隧道口接力进行医疗救援,及时处置、及时转运。

连续几日,从早到晚,医疗队一直守在隧道口,直到其他救援队伍都撤离,明确后续暂无伤员运出,队员们才从隧道口撤离到安全的休息点。饿了就吃点泡面,困了就睡在救护车里或者帐篷里,不时还要被余震震醒,用队长杨朝华的话说:“不管在什么艰难困苦下,都要体现华西人的担当!”

从9月5日到9月9日,医疗队扎根得妥镇,累计诊治148人,其中伤员42人,年龄最小2个月10天,年龄最大96岁。9月10日—9月12日,正值中秋假期,医疗队队员们没有休息,前往得妥镇幸福村、南头村、天池村、得妥小学、友谊村、金光村、贡嘎小学7个灾区安置点进行巡诊。看到华西医院的救护车,不少群众主动“上门看病”,队员们不厌其烦、尽其所能地为当地老百姓开方子、给建议。


最牵挂

9月1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已连续3天无危重和重症伤员转入,地震伤员救治已从紧急医疗转为后续治疗。截至14日8时,雅安市人民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84名,收治80名,出院13人,目前在院伤员67名,其中危重伤员6名。

地震危重伤员大都是被倒塌的重物砸伤,救治难度大,牵动着大家的心。9月5日、9月8日,医院先后派出三支紧急医疗救援队奔赴雅安市人民医院,包括副院长郭应强教授,重症医学科主任、党支部书记金晓东教授,胸外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袁勇教授,肾脏内科副主任张凌教授,骨科胡钦胜副教授等多位专家教授。

“救治危重伤员,要随时关注身体指征的变化,及时排除潜在风险,我们成立多学科联合救治组,发挥专业优势和集体智慧,为伤员提供有效救治。”郭应强副院长说。针对每一位重伤员,医疗队专家均进行了MDT多学科会诊讨论,及时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对围术期高风险伤员进行了术前MDT评估和干预。

医疗队以雅安市人民医院为中心,全覆盖辐射整个泸定地震灾区,对所有地震重症伤员进行指导救治,不落一人。目前,危重伤员情况稳定,但后期面临感染风险,医疗队将继续做好地震伤处置,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类感染以及VTE的发生,同时开展床旁康复工作。

期间,医疗队临时党支部还在支部书记郭应强教授的组织下召开支部组织生活,及时总结分析,并为进一步完善救治流程献言献策。党员同志表示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最大努力救治伤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最欣慰

再过几天,1岁女孩小雅馨就可以拆线出院了。手术的成功,让仍在甘孜州人民医院开展工作的华西医院第三支紧急医疗救援队的队员,和关心小雅馨的网友都感到欣慰。

9月7日,正在甘孜州人民医院的医疗队接到紧急任务——为地震导致颅骨凹陷碎裂的1岁女孩小雅馨行开颅手术。在神经外科主任徐建国教授远程指导下,在甘孜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的密切协同下,医疗队队员、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刘浩讲师主刀为小雅馨行左侧顶骨凹陷性颅骨整复术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将破裂成三块的顶骨取出,进行拼接修复后再完整复位……手术历时1个小时顺利完成。复查头部CT显示凹陷性颅骨完全复位,硬膜外血肿清除,现在的小雅馨又恢复了曾经的活泼。

自9月6日到达甘孜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薄虹副教授带领的第三支紧急医疗救援队累计参与救治99名地震伤员,其中危重伤员9人,累计手术5人次,累计评估转诊20人次。


最给力

9月6日11时30分,医院紧急连线雅安市人民医院、甘孜州人民医院,为泸定地震重症伤员进行5G远程会诊。李为民院长、李正赤书记、罗凤鸣常务副书记、吴泓副院长携重症医学科、放射科、创伤中心、肾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小儿外科相关专家参加会诊。

不定期的远程会诊在过去几天常常都有。普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兼肝移植中心主任杨家印教授,肝脏外科主任王文涛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丹教授,胃肠外科副主任杨烈教授,眼科副主任陆方教授,创伤医学中心副主任方跃教授……他们虽然身在医院大后方,但远程参与地震伤员的救治。

9月5日当晚,医院接到泸定地震伤员转运通知,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流程预案,做好接收地震伤员准备。8名伤员于6日凌晨分两批到达医院,包括2名儿童、6名成人。经过急诊科紧急处理和相关检查后,已转运至儿外科和创伤医学中心入院治疗。

本着“一人一案,精准施治”的原则,多学科共同协作,为地震伤员进行及时、专业的救治及护理。目前,8名伤员伤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


最坚守

地震发生后,医院援派挂职干部——雅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杜潇和医院其他同志立即成立医疗救治指挥部,组建转诊联络、急诊分诊、院前急救等小组,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作为救治专用病房,开通绿色通道,为伤员的接收和救治做好准备。5日下午17时30分,第一批地震伤员被紧急运送至雅安市人民医院。

就在同时,医院援派挂职干部——甘孜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石锐同志正准备进行工作交接回医院本部工作。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石锐取消原定交接工作,立即与同为医院援派挂职干部、担任副院长的肖军、吴丹等商讨应急预案:设立地震伤员综合救治病区,对地震伤员进行分级救治;选派救援队伍,赴震中磨西镇第一时间就地救治伤员……

作为收治地震伤员的第一站,甘孜州人民医院对入院伤员进行检查、处理、分诊。轻中症伤员转由骨科、神经外科等专科进行下一步治疗,重症以及危重症伤员则紧急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等进行综合救治。轻中症当地救治,危重症伤员迅速转运,分级分类就诊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伤员救治最优化、救灾流程高效化。

援派挂职干部坚守岗位、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使救援工作有条不紊高效进行。


最温暖

9月5日地震发生时,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胡娜正在海螺沟3号营地医务所进行最后一次调研。按照原定计划,她即将完成甘孜州皮肤病防治院为期3个月的对口支援任务。

因为地震被迫滞留在海拔三千米的3号营地,除了胡娜,还有106名受困群众。“我是华西医院放射科的医生,虽不是专业医生,但我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大家。”关键时刻,她临危不乱,挺身而出,承担起所有人员的医务保障工作。

对疑似骨折的游客瘀血肿胀的手腕进行临时处理,对高血压、房颤的群众监测血压和心率,对呼吸困难、头痛的游客予以吸氧、止痛处理……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胡娜和甘孜州皮肤病防治院的康平医生时刻肩负起“全科医生”“心理医生”的职责,一次次地安抚着被困人员的焦躁情绪。

直到9月7日上午,伴随着救援飞机降落在3号营地的开阔场坝,胡娜才如释重负。回想过去的三天两夜,胡娜仍后怕不已,但庆幸自己长年的医学教育和医生本能,以及华西人长期秉承的社会责任感,让她鼓起勇气为更大群体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她说:“还好,我没有给华西人丢脸!”

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先后派出5支紧急医疗救援队分赴泸定县得妥镇、雅安市人民医院、甘孜州人民医院,共参与救治225名伤员。

在这些紧急医疗救援队队员的身后,还有无数华西人用行动践行着华西绵延百年的“家国情怀”“平民情感”。

每一次地震,

华西人都冲锋在前、迎接挑战;

每一次地震紧急医学救援,

华西人都尽锐出战、全力以赴!

编辑:刘艳辉 来源:宣传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