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整形外科/烧伤科许学文教授团队与麻醉手术中心线粒体与代谢医学研究室李涛教授团队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著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 38.104)联合发表了题为“Signaling pathways in obesity: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的综述。该综述系统地总结了临床前研究中发现的参与肥胖发生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并归纳了肥胖治疗药物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作用靶点,为肥胖相关的机制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了参考。
我院整形外科/烧伤科文雪助理研究员、张博瀚助理研究员、肖海涛副主任医师与吴贝依博士为该综述共同第一作者。我院整形外科/烧伤科许学文教授、麻醉手术中心线粒体与代谢医学研究室主任李涛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
肥胖是一种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的慢性系统性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挑战。肥胖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并与预期寿命降低有关。尽管生活方式的干预(如饮食控制和运动)对体重管理有一定效果,但实现体重的长期控制仍面临巨大挑战。在过去几十年里,肥胖的发病机制已被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信号分子及信号转导通路被证实参与了肥胖的发病过程,这使以更有效和更精准的方式治疗肥胖成为可能。
在这篇综述中,许学文教授团队与李涛教授团队全面总结了肥胖的最新研究进展,从食欲调控、葡萄糖稳态、脂肪生成、机体产热和慢性炎症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肥胖相关的信号通路/信号分子的调控机制(图1)。
图1:参与肥胖发病机制的信号通路
随后,团队概括了美国FDA批准的抗肥胖药物的发展历史(图2),以及目前针对上述信号通路/信号分子的抗肥胖药物的研究现状。随着现代医学进入精确医学的新时代,对信号通路认识的不断深入有望为肥胖相关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线索,同时也可为肥胖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图2: 抗肥胖药物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