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肿瘤MDT团队携手举办的“朝华西拾,逸马当仙”POST-ESMO尿路上皮癌读书会成功举行。此次读书会采用“成都+广州”两地线上联动方式,邀请国内一流中青年泌尿肿瘤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共同解读ESMO尿路上皮癌最新进展。
华西泌尿肿瘤MDT团队自2017年起每年针对国际会议均会开展肿瘤相关内容的会后系列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开拓自身的眼界和视野,督促自身的学术建设,也开创了属于华西泌尿自己的读书会品牌——“朝华西拾,泌语新言”。此后,华西泌尿肿瘤MDT团队先后与北大医院、北大肿瘤医院举办“朝华西拾,北肿星辰”联合读书会,不断扩大读书会的影响力。本次会议,华西泌尿肿瘤团队再次有幸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一起联合举办POST-ESMO尿路上皮癌读书会,亦希望“朝华西拾,逸马当仙”读书会成为尿路上皮癌的品牌会议之一。
本次读书会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邱明星教授领衔共同担任会议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响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同时,汇集多位泌尿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专家学者参与,多学科团队聚力互相碰撞启发,共同助力临床治疗进展与实践!
会议伊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曾浩教授担任会议主持人,对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们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曾浩教授担任会议主持人
黄健教授、魏强教授、邱明星教授先后为读书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会议致辞。黄健教授表示本次读书会非常有意义,ESMO大会在肿瘤领域有更多的重磅研究结果和热点讨论,肿瘤领域影响力巨大。对于指导研究、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华西医院学习风气浓厚,在中青年骨干医生的培养方面做的非常好,希望读书会能够促进医院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致辞
魏强教授提到读书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需要长期坚持。国内很多优秀的中青年专家博学强记,希望能够在他们的带领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进展,这也是我们坚持读书最大的收获。感谢各位专家的参与,感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帮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教授致辞
邱明星教授感谢国内各位大咖们为大家带来很多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带领大家一起前进,每一次的读书会都让大家受益匪浅。
四川省人民医院邱明星教授致辞
本次读书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读书会邀请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廖洪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廖洪教授主持
“群雄逐鹿——膀胱癌围手术期治疗进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皓教授首先介绍了膀胱癌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思考,今年ESMO的进展解答了部分临床疑问。ddMAVC可能成为围手术期新辅助化疗方案标准,但治疗周期和剂量尚需要继续探讨,且不良反应的管理需要重视;无论是免疫辅助治疗还是化疗辅助治疗仍然需要等待更多的证据,ctDNA有助于指导确定目标人群;对于不能耐受顺铂的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具有潜力。
“合纵连横——化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mUC治疗的合作与竞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鲍一歌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治疗方案在晚期尿路上皮癌方面的选择。基于顺铂的化疗仍然是顺铂耐受的mU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化疗后进展的二线治疗及顺铂不耐受患者的一线治疗可以考虑使用免疫;免疫治疗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方案可能在将来可能占有更加重要的价值。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海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铌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继彦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蕾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嘉铭教授共同参与了第一阶段ESMO进展讨论。
第二阶段,读书会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响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江春教授主持。
“精准制导——后来居上的ADC药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指出目前ADC药物在尿路上皮癌临床研究方面数据靓眼。晚期UC患者后线治疗阶段,无论ORR、PFS、OS抗体偶联药物的获益均优于免疫治疗单药;而ADC联合免疫治疗方案的研究结果提示同样超越了现有治疗方案;ADC药物可能改变围手术期目前的治疗现状。
“按图索骥——精准医疗在尿路上皮癌治疗的尝试与困惑“,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许传亮教授总结了ESMO精准医学在尿路上皮癌方面的进展与目前存在的障碍困惑,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思考和可能解决的方法:1. 通过ctDNA、TMB、CIN等新型标记物联合评估、动态检测明确可从化疗、免疫、靶向治疗中获益人群;2. 探索新的治疗靶点,肿瘤免疫系统、肿瘤发病驱动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挖掘;3. 化疗、免疫治疗、放疗、靶向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肿瘤缓解率,但需要探索最佳联合治疗、使用时机和序贯方案;4. mUC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合作,共同指导临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何旺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姚晋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覃涛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李俊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龚静教授共同参与了第二阶段ESMO进展讨论。
第三阶段,读书会邀请了西部战区总医院王亮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浩教授主持。
西部战区总医院王亮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浩教授主持
“百花齐放——新型药物在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董文教授梳理了ESMO大会中关于新药在UC方面的探索。FGFR抑制剂联合免疫在顺铂不耐受且具有FGFRa突变mUC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可产生临床应答,安全性与ERDA单药治疗基本一致;免疫联合sEphB4-HSA 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显示有协同作用,且耐受性良好。尿路上皮癌的新药逐渐涌现,不同药物的联合为晚期UC患者带来了一些新的希望。
“双向奔赴——基于TMT模式的保留膀胱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沈亚丽教授分享了去年至今年,各大研究关于膀胱保留方面的诸多探索,1. 治疗方案的摸索:放疗联合免疫,免疫联合放化疗,免疫联合放疗联合免疫辅助等;2. 适应人群拓展,从T2的早期患者,转变到更晚的T3,淋巴结阳性的患者纳入膀胱保留的研究人群中;3. 放疗分割方法的尝试。总的来说,基于TMT保留膀胱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其他治疗方案,尤其是与放疗有相互助力的免疫治疗达到双向奔赴,达到患者膀胱保留的结果。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南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烨教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赖飞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林天海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玲教授共同参与了第三阶段ESMO进展讨论。
会后总结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表示,本次读书会可以用“三心“来总结:精心策划、细心准备、用心开会。会议基于ESMO进展出发,不单单只是解读进展,结合讲者自身临床经验与想法,同时将领域内的现状、研究结果、存在困惑、后续值得探讨和深入挖掘的问题进行介绍,这是一个优秀的学术交流平台,这种形式的会议才是真的充满干货、质量极高,收获巨大。并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开展,将“朝华西拾,逸马当仙”这个深度读书会系列延续下去,为中青年中坚力量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助力进一步提高国内泌尿外科专家的学术水平,发展发掘更多的中青年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