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检验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华西检验医学学科联盟单位交流协作,第四届华西检验医学学科联盟大会暨华西检验医学论坛于2021年12月15日-17日在成都市锦江宾馆顺利举办。
本次会议围绕“互通•共融•共商•发展”主题设立华西检验医学学科联盟大会及专题会议,邀请省内外多位知名专家交流学习,内容涵盖华西检验医学学科联盟工作、检验学科建设、检验新技术与新方法、检验与临床协作等,为检验医学同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12月16日上午,联盟大会如期开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主任应斌武教授主持本次开幕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王坤杰教授、实验医学科学科主任王兰兰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关明教授等嘉宾分别致开幕词。他们对各位与会专家、检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按照会议议程,本次大会主要由主旨论坛和四个分论坛组成,省内外五百余名检验同道参与了会议。
主旨论坛
开幕式后,按照既定议程举办了大会主旨论坛,论坛围绕实验室管理、医疗卫生健康标准、检验技术和学科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斌武教授对华西检验医学学科联盟年度工作做了总结报告。随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王强教授、甘肃省肿瘤医院苏海翔教授、青海省人民医院阿祥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葳教授、西京医院刘家云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张华教授、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廖璞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孙德华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陈鸣教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王利新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雪教授等十二位专家分别进行相关专题汇报。
最后,论坛举行了华西检验医学学科联盟授牌仪式,仪式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捷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斌武教授、王兰兰教授、江虹教授和谢轶教授分别为联盟单位授牌。
主论坛一 医学检验学科建设论坛
医学检验学科建设分论坛分为电泳技术在生物标志物检测应用、华西医学检验学科联盟的规划与发展两大板块,与会专家分享了相关经验并提出了发展方向。12月17日上午,电泳技术在生物标志物检测应用论坛率先举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贾成瑶教授、蔡蓓教授、张丽教授分享了各自相关经验。随后,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壹教授、王霞老师分别进行病例分析与知识测验,参会老师们积极讨论参与回答,讨论十分热烈。
17日下午,华西医学检验学科联盟的规划与发展论坛接续举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沁教授、李冬冬教授、贺勇教授、谢轶教授、李建教授、陈捷教授、王霞老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刘伟平教授、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张文佳教授分别做了分享。其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斌武教授、谢轶教授、陈捷教授、江虹教授、联盟单位各位教授就检验联盟学科建设、同质化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主论坛二 出血与血栓疾病的实验室检测新技术新进展
出血与血栓疾病的实验室检测新技术新进展论坛于12月16日晚和17日举办,12月16日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江虹教授就如何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检验医学临床服务能力为题做了讲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珣钡老师、凌莉琴老师、刘超男老师从凝血因子检测结果、纤维蛋白原和FDP与D二聚体等三个内容分别进行了病例分析。17日,论坛围绕临床血栓疾病的早期筛查、易栓症报告的分析处理、重症止凝血的可视化管理、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思路、止凝血检测智能审核质量管理要点、APTT纠正试验结果解读之灰区报告、凝血自动审核应用分享、孕妇止凝血异常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解读等多个方面开展,旨在为从事出血与血栓疾病研究的人员提供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平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唐宁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郭军教授、帅晓教授、江虹教授、刘超男老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张娟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张鸽教授围绕前述主题分别做了相关学术汇报。
主论坛三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重要耐药菌传播防控技术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重要耐药菌传播防控技术”论坛汇集多个主题,主要包括细菌耐药机制和研究进展、宏基因测序检测、抗菌药物处方点评、院感防控以及2020年华西检验联盟真菌网第二次数据结果反馈和微生物知识竞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梅教授致论坛开幕辞,上海肺科医院余方友教授详细阐述了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和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永召教授通过病例引出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NGS)的临床应用,提出用传统微生物检测来助力新技术发展的观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管玫教授从具体的案例点评了临床药物处方,对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提出建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乔甫教授分享了院感防控指南、策略以及防控措施。北京协和医院杨启文教授介绍了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实验室检测,从多方面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控进行了讲解。随后,康梅教授分享2020年华西检验联盟真菌感染检测网第二次的数据结果,并对来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期望。最后,论坛举办四川省真菌病监测网知识竞赛,各家医院的参赛代表进行了激烈角逐,四川省人民医院喻华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周伟教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杨莉莉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梅教授等专家做点评,现场氛围热烈。
12月16日晚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位专家做经验分享,杨滨教授解读抗磷脂综合征专家共识,苏真珍老师介绍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室内质控品自制对于检验全过程监测的意义,胡静老师对疑难荧光核型判读进行生动细致的讲解。最后,举行荧光模型判读竞赛,与会人员积极参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17日上午论坛继续举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牛倩教授阐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骨质疏松的关系,讲解了骨质疏松诊断指标的作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检验科周仁芳教授进行题为“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规范化及其实践”的讲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君龙教授围绕“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肿瘤的相关性分析初探”进行讲解,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晞教授介绍了抗RR抗体发展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卓春教授详细讲解总ANCA和各种特异性ANCA的检测方法,介绍ANCA荧光模型的分类和鉴别要点。
17日下午,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何敏教授介绍了自身抗体自动化检测进展、自身抗体检测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趋势。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风湿免疫科张伟教授做了题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变迁”的报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刘艺教授介绍了ACP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精准治疗的关系。最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谭淳予教授解读了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疗指南。杨滨教授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希望检验工作者积极与临床医生沟通,了解临床需求,推动疾病的诊疗发展,让课题研究来源于临床,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