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四川省医学会银屑病学组专题学术会议圆满召开 2021.12.17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患病率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为提高区域银屑病管理水平、规范化管理银屑病,四川省银屑病学组在过去一年中做了众多工作,于2021年12月11日上午线下召开了四川省医学会银屑病专题学术会议,并对银屑病学组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会议在四川省医学会银屑病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李薇教授的主持下进行。

会议以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及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的张学军教授精彩的讲课拉开帷幕。张教授对银屑病从基础研究至药物转化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剖析。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起始是遗传易感基因包括PSORS1-15、IL-15、IL-23基因等的发现,其中中国发现了50%以上,这些基因的发现为后续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完善和药物靶点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基石。在今天,针对银屑病治疗的各种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陆续应用于临床,使银屑病的清除不再困难,成功实现了从“不死的癌症”到可治愈,堪称转化医学的典范。

接下来,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银屑病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的史玉玲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银屑病光疗的治疗策略,包括适合人群、治疗时机、特殊银屑病治疗等的介绍,并详细讲解了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措施。光疗尤其是窄谱中波紫外线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有效的优点,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史教授从团队基于光疗的临床研究出发,提出适当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的观点,为银屑病的光疗方案提供了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接下来,由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路永红教授进行第二场的主持。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刘晓明教授以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为切入点,分享了临床积累的大量典型病例在使用生物制剂后病情成功转归。从临床出发,让我们深入了解到对于难治性银屑病的治疗,生物制剂可作为有效的选择方案之一。此外,刘教授还介绍了矛盾型银屑病,即使用生物治疗后虽银屑病皮损好转,但可能诱发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的表现,提出这一类银屑病值得我们今后进一步探索。

接下来,由艾伯维医学部王槊带来从特异性和选择性看靶向治疗在皮肤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进展,主要从药物开发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在靶向治疗中,特异性抑制体现在针对单一的治疗靶点,而选择性抑制以胞内靶向抑制激酶为特点,对于解决特异性抑制免疫因子而引发的免疫飘移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TNF-α参与了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环节,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抑制剂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而从小分子抑制剂的角度,JAK-STAT通路覆盖了广泛的细胞因子靶点,发挥了“高度选择,多重阻断”的作用。

诺华医学部总监王志东以历史、现在和未来为轴总结和展望了银屑病的治疗管理。过去,对于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目前,银屑病的治疗迎来了生物制剂的里程碑式进展,针对TNF-α、IL-23、IL-17A等的靶向治疗药物相继产生,其中司库奇尤单抗可以为患者提供长期、持续、有效的皮肤恢复。未来,需要寻找到临床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对银屑病患者进行分层、分类管理。

接下来,由遂宁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于春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闫薇进行最后一场的主持。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郑敏教授以最新的临床药物研究进展为切入点,分享了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自然进程与Spesolimab干预的临床试验结果。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银屑病,GPP属于一种罕见的皮肤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疾病负担,然而目前却仍缺乏足够有效的治疗。目前,一种针对GPP治疗的IL-36R拮抗剂Spesolimab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现已展现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值得进一步探索验证。
    接下来,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孙青教授详细阐述了脓疱型银屑病的诊疗方案。以急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为例,这种类型的脓疱型银屑病通常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异质性大,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也较为受限。而在妊娠妇女、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中出现脓疱型银屑病更是存在着明显困难。对于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外用药物、光疗为首选治疗方案。针对泛发性脓疱银以系统治疗为主,辅以外用药、光疗等治疗手段。临床上应根据脓疱型银屑病的分型及严重程度分级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最后由李薇教授对四川省医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银屑病学组工作和四川省银屑病协作网项目进行总结。四川省银屑病学组从2020年10月开始筹备,2021年4月正式成立,至今深入了四川省部分地区(成都、乐山、江油、广元、遂宁),已举办了五场线下交流会、一场国家级继教班及四期省级继教班,提高了皮肤科医生对银屑病诊疗和慢病管理的认识和关注,患者的就诊率及生物制剂使用率。2021年,是四川省银屑病学组的开始,在未来,学组将进一步加强线上规范诊疗培训、线下院际交流、区域科研协作及患者教育。



作者:王怡怡 肖月 编辑:鲜燕 黎静宜 来源:皮肤性病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