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是大脑接收处理外界信息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认知功能涉及记忆、注意、语言、执行、推理、计算和定向力等多种区域。认知障碍指上述区域中的一项或多项功能受损,它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代谢障碍、感染、外伤、肿瘤、药物滥用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 )和痴呆两个阶段。MCI是认知功能处于正常与痴呆间的一种过渡状态,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10%~20%,超过一半的MCI患者在5年内会进展为痴呆。
痴呆是以认知障碍为核心,伴有精神行为症状,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一大类疾病。2015年世界痴呆人数已达4680万,预计至2050年痴呆人数将达1.3150亿。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2015年已达14%,2050年老年人群比例将高达33%,未来40年60岁及以上人群将有4.3%患痴呆,2015年中国痴呆人数已居世界第1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照料问题已成为痴呆诊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痴呆照料者主体包括痴呆患者的直接照料者及陪伴者,如配偶、子女、居家服务人员、医师、护士、养老护理员、社区服务人员及社会工作者,适宜的照料管理模式可以延缓痴呆患者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延长生命并减轻照料者压力。痴呆照料管理模式主要有居家和机构照料两种。我国大部分痴呆患者采用居家照料模式,照料者以家庭成员及近亲属为主。
预防走失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此类患者发生走失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降低走失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下办法吧!
家属您需要这样做:
1. 对患者走失风险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患者走失风险的防范意识,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管理与治疗。
2. 关心、尊重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当与患者发生矛盾时,尽量不激化患者。
3. 了解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理解和体会患者的心情,24小时有效留陪一人。
4. 如入院就诊时,家属陪同患者熟悉病房及医院环境。
5.随着认知功能的减退,患者对环境的定向力和适应能力越来越差,而且环境不熟悉、环境中刺激不当都会给认知障碍患者带来不安全感,并可能诱发激越行为。因此设置友好化的居住环境十分有必要,设置原则为:
确保环境的安全性;维持环境的稳定性和熟悉性,避免突然变换;设计时间和定向线索,帮助患者进行时间和地点定向;提供适当的感官刺激。
2. 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不能单独活动或外出,特别是禁止在危险场所逗留;如若外出必须有人陪伴。
3. 养成正常的作息规律及正常的作息习惯。
4. 积极参与认知训练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人的思维功能是“用进废退”的,只有大脑接受的信息越多,脑细胞就越发达、越有生命力。因此,应经常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看书、下棋等来增加脑力思维。
最后,落实预防措施是有效防范患者走失的保证,我们的共同协作将会减少和杜绝走失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