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12点,每月一次的“个案督导与研讨活动”在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精神障碍病房同心屋如期进行,此活动至今为止已成功开展和坚持了5年。本次参加人员有精神障碍病房心理治疗师及希望之光会所工作人人员、社会工作者共计17人。邀请心理卫生中心精神康复专家邓红教授、香港儿童心理治疗专家及香港基金负责人高金英女士现场督导,张倬秋护士长主持。
张倬秋护士长和希望之光会所的个案管理员分别分享了自己的个案,重点提出个案管理过程中个案基本资料收集,咨询目标设定,行为动机激活,活动的坚持,个案管理中的困难症状的撬动,如何获得资源等个案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和疑点。邓红教授及高金英女士分别针对个案分享者提出的问题和疑点进行了督导,澄清了在个案疾病症状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会有波动起伏,这些既需要患者和家属理解和配合,也需要个案管理员有敏锐识别能力,与个案共情,并给出了分析、建议与指导。邓红教授就治疗关系中的个案的阻抗现象进行了分析,谈到这也是我们做个案管理的摄入点之一,同时也是很好的去理解个案行为背后的情绪表达或者文化差异的冲突,更好的为个案解决问题;还谈到精神疾病个案与父母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界限很重要,需要父母做出改变或调整;个案管理过程要了解家属的态度和对个案的期望及孩子自己的期望,帮助其父母释放焦虑,教会他们对待个案想法和行为建立一个合理化和正常化的解释,增加父母和个案之间的灵活性。高金英女士还谈到沙盘游戏中个案表现出来的言行不一致,可能这种不一致一方面是情绪层面激惹、易怒,另一方面也是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可以停下来展开工作部分,和个案讨论其外在的和内在部分的不一致,哪些是自己更想要的,那些质疑、易怒、容易引起冲突的就是有问题的部分,也是可以改善的部分。
整个活动过程中大家积极投入分享感受,交流心得,大家认为通过这种形式的督导可以提高与会人员沟通交流技巧,善于发现问题,抓住摄入点,深入的了解个案想法和行为背后的思维和情绪,能更好提升了工作能力与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了个案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