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天,在我院脑外科手术室内,连续做了两台奇特的手术——华西第二医院连续收治了两名足月待产女士,30岁的李慧玲和20岁的代星群,两人在临产的同时,都伴有严重的头痛、呕吐等症状,经检查发现,两位“准妈妈”的颅内都有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开颅清理的小脑血肿,需要立即“剖宫产”才能保住孩子;还需要立即“小脑血肿清除术”才能保住大人!
为保母子平安,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医生与我院脑外科医生联手,在脑外科手术室同台进行手术——妇产科医生先做剖腹产手术,随后脑外科医生再做开颅手术清血肿。足月即将临盆的孕妇竟然突发脑血肿已是罕见;两科室医生同台手术,先剖腹再开颅,这样的剖宫产后立即小脑血肿清除术在国内尚属首次;而一模一样的病例竟然在三天内在我院出现了两例!
家住乐山市井研县、30岁的李慧玲,已怀孕36周。10月2日晚10时许,她突然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次日,她便和丈夫来到华西第二医院,进行临盆前的准备。
来到医院后,医生排除李慧玲头痛等症状是因临盆引起,建议她进行脑部检查。随即,李慧玲被诊断出“左侧小脑血肿”,“需通过手术清除小脑处的血肿,以及病变的畸形动脉血。”华西医院脑外科博士李浩告诉李慧玲。“但她是一位足月的孕妇,面临一个选择,是先生孩子,还是先治自己的病。”李浩表示,“这两者都不能拖延,否则母子只能保住一人。”
如果先产下孩子,那么李慧玲的血肿会因产子手术而扩大,诱发脑疝,从而导致产妇死亡。而如果先进行脑血肿的清除术,那么需要对李慧玲进行全身麻醉,这对胎儿非常危险,同时手术中很可能导致她宫内缺氧,胎儿也会在手术中死亡。
“脑血肿在医院较为常见,但孕妇突发脑血肿则在华西医院还没有出现过。”在华西医院脑外科主任游潮教授的指导下,科室迅速组建医疗小组,组长李浩博士和博士后刘文科与华西第二医院展开紧密联系,“毕竟在华西第二医院的产妇中,还没有出现过脑血肿的。”随即,两院医生展开会诊,商讨治疗方案。
10月10日,李慧玲被转往我院脑外科。通过会诊,两院医生最终确定手术方案:剖腹产手术与开颅手术同台进行。手术中,先由两名妇产科医生进行剖腹产手术,随即再由脑外科医生进行血肿清除术。“但手术风险较大,容易出现呼吸骤停。且剖腹产及开颅手术同台进行,尚无先例。”李浩表示,两院达成共识:“术中一旦出现不测,要先保母体,牺牲胎儿。”
13日上午10时许,李慧玲被推进手术室。她和孩子要过的第一关,便是全身麻醉。“全麻后,胎儿必须迅速取出,否则将对胎儿带来危险。”为此,在麻醉师进行麻醉前,川大华西附二院的两名妇产科医生已经做好剖腹准备,全麻后,一分钟内,一个5斤的女婴被安全取出。
随即,在一旁的三名脑外科医生,从李慧玲小脑处开出4厘米的小口,清除约15毫升的血块,以及病变的畸形动脉血。
下午3时许,手术结束,母子平安。走出手术室的李浩说,其实我和在场的所有医生都非常的兴奋,毕竟,在我们脑外科生下了第一个女婴。”
16日晚7时许,刚刚下班回家的李浩接到通知: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又收治了一名足月即将临盆的孕妇,也突发脑血肿!情况与3天前的李慧玲惊人的相似,惟一不同的就是李慧玲出血部位在小脑左侧,这位产妇出血部位在小脑右侧。随即,李浩召集此前医疗小组的原班人马,前往医院同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医生会诊。
家住成都市、20岁的代星群,怀孕已37周。医生确诊其患有“右侧小脑自发性脑出血”,通过会诊,两院医生鉴于两个病例的情况相似,决定沿用此前李慧玲的手术方案。
晚11时,脑外科三名医生、妇产科两名医生、一名麻醉师,甚至连为婴儿洗护的护士,都是此前手术的原班人马。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医务人员在手术中非常有把握。凌晨3时许,手术结束母子平安,是个健康的男孩,也是5斤重。
近日,两名新妈妈相继康复出院,她们都表示:“太感谢医生了,为了让我们母子平安,连夜会诊,做手术,救了我们大人小孩的命,我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