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2010年10月19日是“世界镇痛年”,10月19日至25日是“中国镇痛周”。近日,华西医院疼痛门诊医护人员在院内对就诊人员和家属发放了238份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了疼痛,你会到医院检查吗?你有过身体疼痛、去了几个科室都没检查出病因的经历吗?你知道疼痛门诊吗?你知道疼痛3个月是病吗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8%的人身体某个部位出现过持续疼痛现象;83%的人如果不是“疼得不行”,不会去医院检查;27%的人有去了几个科室没检查出病因的经历;79%的人不知道有疼痛门诊;91%的人不知道疼痛3个月就是病的概念。
负责问卷调查的杨邦祥副教授对这个结果深表担忧,他说,疼痛门诊是医院一个特殊的门诊部门,其宗旨在于治疗那些看起来病因不明或在其他门诊难以治疗的疼痛疾病。我院疼痛门诊自1995年成立以来,前来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加(2006年就诊人数5814,2007年8282人,2008年10236人),但病人基本都是经其它科室推荐或是无意中看到这个“疼痛”的牌子,才前来就诊的。
“这些都是被动的接受。”杨邦祥说,此次结果表明大家对“疼痛”“疼痛门诊”的认识还是很缺乏。
对于这个结果,组织此次问卷调查的杨邦祥副教授深表担忧:“疼痛是所有大病乃至癌症的征兆,忽视疼痛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在医学界有这样的说法:慢性疼痛是种病,特别是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或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这就是“疼痛病”。简单地说,疼痛也是所有疾病的征兆。
疼痛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是扩散的,可能是刺痛也可能是酸痛,所以很难用一句话来解释各种疼痛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偶尔的消化不良、劳累过度或磕碰导致的身体疼痛,大多可以通过服用一些镇痛类药物得到解决。但如果是突发的、无法忍受的疼痛或是将近一周的隐隐作痛,就应该马上去看医生了。
“凡是慢性长期的、困扰人们生活健康的疼痛,都可到疼痛科诊治。”杨邦祥说,疼痛门诊的诊疗范围包括:各种急慢性疼痛,偏头痛、颈腰椎病、老年性骨关节病以及癌症晚期痛等。
病例一:去年初,老王的左胸时不时隐隐作痛。他想,人上了年纪,身体出现疼痛很正常,也没管它。但又过了半年,疼痛依然存在,常常疼得他寝食难安。老王迫不得已前往医院,做了多项检查,都没检查出结果。
今年4月,老王特地赶到川大华西医院。他先到分诊台咨询,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去疼痛门诊试试。通过观察,医生发现他神经功能有异常,于是让他做了个核磁共振。病因终于找到了:原来是脊椎管内有肿瘤。
川大华西医院疼痛门诊杨邦祥副教授说,类似的病例还有很多,甚至不少患者对疼痛没有及早重视,一来检查竟是癌症。
病例二:患者小刘前来就诊,他无奈地对医生说:“又痒又痛,我就忍不住用手去挠,昨天还挠破了皮,更痛。我只好加一层纸板……”杨邦祥把纸板取开,只见小刘胸前密密麻麻一片红色的疱疹。
经过检查分析,小刘很快被诊断患上带状疱疹。杨邦祥说,小刘这种“带疮看病”的疼痛很容易治愈,但如果“疮”好了还痛的患者,就很难医治了
日前,我院疼痛门诊住院病房共有41个床位,共住了31个病人,其中有11人为带状疱疹后遗疼痛。
为什么会患上带状疱疹?杨邦祥副教授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一个地方治安本来就很混乱,以前有警察,于是没有治安案件发生,如果警察走了,自然就会出很多事———过度疲劳、饮食没有规律等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病毒侵犯就患了这病。
“大部分患者都有个误区,认为带状疱疹仅仅是皮肤病,其实它更是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疼痛性疾病。”杨邦祥副教授称,带状疱疹的表现之一是皮肤“长疮”,而“疮”是神经系统受到损伤的一种表象。神经受到刺激,患者还会有疼痛感。如果只是单纯地治愈皮肤,神经的损伤依然存在,所以疼痛不会消失。如果是“带疮看病”,这种疼只是神经组织受到刺激很好医治,但如果是因为神经组织损坏引起的后遗疼痛,医治手段就很复杂,也很难治愈
10月26日上午,我院疼痛科、骨科、康复科在门诊大楼前联合举办了疼痛周大型义诊,吸引了几百名患者前来就诊。鉴于近期前往疼痛门诊的患者急剧增加,我院疼痛门诊正考虑再增加一个诊断室,以方便广大的疼痛患者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