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切实发挥专家的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决策水平,决定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我院张伟教授作为长期致力于预防、预测、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领域内知名专家,被聘为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西南片区组长职位。
本次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承担全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咨询、监测、评估、科学普及、引领指导等职责。开展实践调查。开发适合我国大中小学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库,建立完善的调研体系和监测机制,跟踪、监控和预测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准确把握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新形势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促进各地和学校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坚持与时俱进,需求引领,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发展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为大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做好重要决策、顶层设计的前期研究,为政策制订提供咨询和决策参考意见,服务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风格、符合中国文化心理和中国学生特点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推动科普宣传;分类面向学生、家长、教师等群体进行科普宣传,为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相关研究和创新实践模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咨询委员会实行“一体+片区”组织机制,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为华北和东北片区、华东片区、华中和华南片区、西南片区、西北片区。各工作片区要在组长组织带领下,通过调研、科普宣讲、义诊等多种适宜方式,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覆盖所在片区省份的重大活动,对片区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次评估,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现状、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向所在区域省级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咨询委员会秘书处作出报告。
张伟教授长期深耕于广大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健康研究,“预测、预警、干预”各类心理问题。张伟教授团队持续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平台研发,从数字化筛查、多模态智能感知、心理画像与心理电子档案、智能预警与数据分析报告、数字化干预等方面开展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