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游潮教授团队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林云锋教授团队合作,在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18.8, Nature Index)上发表了题为“Therapeutic siCCR2 Loaded by Tetrahedral Framework DNA Nanorobotics in Therapy for Intracranial Hemorrhag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DNA四面体框架核酸能够有效地运载siRNA来治疗脑出血,减轻运动神经功能废损。该论文同时被选为杂志的封面文章(图1)。
图1.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8月33期31卷杂志封面
目前治疗脑出血(ICH)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研发出相应的辅助治疗药物。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提高以及医疗设备的改善,ICH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是致残率仍然居高不下。因为手术只能清除血肿、解除压迫,无法减轻脑出血后的神经炎症。许多年来,神经科学家在ICH药物治疗上探索颇多,但至今仍没有一款药物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此外,用脂质体和腺病毒搭载siRNA治疗脑出血的药物同样没能取得明显突破。脂质体转染效率慢,腺病毒存在潜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因此,重新探索一种生物毒性低、转染效率高而且制作流程简易的运载体可能会给脑出血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新型的DNA纳米材料就具备上述的几种特征。DNA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遗传物质,同时也是近年来兴起的组成生物纳米材料的理想元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将数条DNA单链通过一步热变性即可自组装形成空间上呈现各种立体结构的粒径极小(10-100nm)的几何形纳米级材料。由于DNA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构稳定性和易修饰编辑等特性,使其在运载药物、生物感应、生物成像、基因传递、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众多DNA纳米材料中,具有特殊空间构象的DNA四面体(Tetrahedral Framework Nucleic Acid, tFNA)因能自由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而受到大量关注。
在本研究当中,课题组以调控CCR2为切入点,运用tFNA这一生物兼容性良好的纳米材料作为运载体,合成tFNA-siCCR2这一新型药物。实验发现,tFNA可以高效地将siCCR2转运入小胶质细胞中,通过抑制ICH模型中的小胶质细胞表达CCR2,调控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极化,下调炎性因子的表达。作者同时采用脑室内注射的给药方式,绕过血液系统的免疫清除和血脑屏障的阻隔,提高药物的转运效率。经过tFNA-siCCR2治疗过后,小鼠的颅内血肿吸收速度加快,同时运动神经功能的废损有所减轻(见图2)。
图2.论文的整体示意图
我院神经外科符巍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游潮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林云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1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