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外科王伟教授研究团队在精神领域顶级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IF:13.38)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Longitudinal Changes of Local Field Potential Oscillations in Nucleus Accumbens and Anterior Limb of the Internal Capsule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的研究论文,揭示了DBS刺激伏隔核(NAc)/内囊前肢(ALIC)治疗强迫症的电生理机制。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神经外科熊博韬博士,通讯作者为我院王伟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该论文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卓越发展1·3·5工程项目资助完成。
强迫症(OCD)是一种慢性且社会功能废损明显的精神障碍。然而,经过充分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仍有10-20%的患者无效,被定义为难治性强迫症,引起个人的社会功能严重损害,甚至自杀。多项临床研究表明DBS刺激NAc/ALIC能够有效改善强迫症的临床症状。但是存在起效慢,最佳刺激靶点位置仍不清楚和有效的刺激参数优化困难的问题。因此,采用DBS刺激靶点的局部场电位研究DBS产生治疗效应的机制,探索强迫症的病理性生物标记,对进一步提高DBS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率及改善率具有重要意义。
王伟教授团队在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植入目前最新型刺激发生器(IPG),其具有无线且实时记录靶点的局部场电位的功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强迫症的NAc/ALIC靶点的局部场电位长期采集。
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时间点,靶点的神经振荡的功率谱密度与临床症状评分的趋势存在较为明显一致性。在微损毁效应期间,E0-E1的θ和α振荡先适度减弱,在开机前增加。在临床治愈阶段,所有位点的振荡功率均减弱,其中E1-E2的振荡功率下降最显著。然后在症状部分复发阶段,观察到的神经振荡功率有明显的增加。该研究和发现证实了局部场电位的神经振荡可作为反应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和DBS在靶点的产生治疗效应的有效电生理指标。
王伟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精神疾病外科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近年在DB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难治性抑郁症及阿片成瘾方面不断深入探索,目前该团队完成了国内首项DBS治疗强迫症早期队列研究。在此基础上,难治性强迫症多中心的RCT临床研究已经开展,如有患者有意向入组本研究,欢迎与该课题组联系。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32232101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