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教育:在时光长河里打捞希望之光
为了帮助血液内科患者家属构建情感支持网络,共克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重塑正向生命认知,计划每周一下午在血液内科开展生命意义教育小组,计划连续开展六期,现已完成前两期活动:
1、第一节:生命启航-初识生命之旅
针对重症患者家属特有的心理困境,"生命意义教育小组"创新采用"时空叙事疗法",通过六期主题课程构建情感支持网络。3月17日的首场活动中,六位长期陪护家属在医务社工引导下,以"生命航海图"为媒,在倾诉与倾听间重拾生活微光。参与者王女士感慨:"原来病房窗外的玉兰花,也是生命绽放的见证。"
2、第二节:生命轨迹-回望成长之路
3月24日的第二期课程更显匠心独运:脊椎保健操唤醒身体觉知,百年人生图谱绘制让家属执笔勾勒生命经纬,在"0-100岁时空穿梭"体验中,参与者通过具象化的人生阶段回溯,完成从"疾病困顿"到"希望重构"的心理蜕变。这种"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介入模式,已显现出显著的情绪疏导效果。
二、志愿星火:让医疗更有温度的服务创新
1.公益理发暖心行动
在3·14公益理发日,北京同心圆基金会志愿者携专业工具走进病房,为26位卧床患者实施"床边美发"。剪刀起落间,不仅修整了发丝,更梳理出患者久违的笑容。"感觉自己又精神了!"接受服务的张先生对镜端详时眼眶湿润。这种"微需求"精准捕捉的服务理念,正是项目设计的精髓所在。
2.专科志愿服务队常态服务
更值得关注的是常态化运行的专科志愿服务队。这支由医务社工与血液专家共同培育的队伍,独创"PICC康复韵律操",将专业医疗知识转化为可视化训练指南。志愿者们每周三次的病房巡访,既解答非医疗咨询,又通过个性化康复指导,使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三、人文华西:医疗创新的温暖注脚
当AI诊疗遇上人文关怀,当精准医学对接心灵照护,"血友护航"计划诠释着现代医疗的新内涵。项目开展以来,已形成"教育干预标准化、志愿管理精细化、服务供给精准化"的运作体系,患者满意度提升,家属焦虑量表评分得到下降。
"医学的温度,在于对生命全周期的守护",未来血液内科将继续联手深化"心理剧场""家庭照护工作坊"等创新形式,把百年华西"家国情怀、休休有容"、“医疗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可感知的医疗服务。在这片承载着生命重托的病房里,一幅"以人文赋能医疗,用关怀滋养生命"的温暖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