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一带一路” 西部康复论坛暨第十三届华西康复国际学术论坛之《心肺与重症康复论坛》于2025年6月28日在成都祥宇宾馆祥泰厅盛大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黄怀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晓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魏全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喻鹏铭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席,论坛有幸邀请到国内外心肺与重症康复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探讨心肺与重症康复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进展。论坛分别由魏全教授、谢国省副主任护师、王璐医师、刘佳霓医师主持。
心肺与重症康复论坛合影
本次论坛首先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魏全教授进行开幕致辞,欢迎参会的国内外专家,期待通过本次论坛,推动心肺与重症康复的进一步发展。
在论坛上,多位重症康复领域的权威专家展进行精彩分享,内容聚焦、实践丰富。南部战区总医院首席专家,康复科及重症康复中心主任黄怀教授以《重症康复的现状与未来》为题,系统分析当前重症康复的发展态势,提出战略性发展思路;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陆晓教授通过《意识障碍的评估与治疗》,结合大量临床经验,深入解析意识障碍患者评估流程与干预策略,突出了评估工具的实用性和规范治疗的重要环节;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赵红梅教授以《构建个性化多病呼吸康复模型的思考》为题,探索多病共存背景下的呼吸康复路径构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魏全教授分享《华西重症康复实践》,详细介绍华西重症康复的系统管理模式,全面构建多学科协作与精细化管理体系,显著提升重症康复效率与质量;新加坡保健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副教授陈姵霖(Tan Pei Ling)以《Prehabilitation in Lung Cancer》为题,讲解新加坡在肿瘤预康复中的实践细节与国际经验,强调多学科预防干预对术后康复速度的积极作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五科主任戴翠莲教授围绕《重症心衰患者的康复治疗》,基于其丰富的心衰管理经验,系统分析心功能低下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面临的运动耐力、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等难点,并通过多例典型病案深入剖析精准干预路径,突出心肺联合康复在提升预后的重要作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研究员王运涛带来《普适计算终端上的心肺健康指征感知技术》,展示其团队研发的可穿戴终端如何实现对心肺健康参数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评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主任车国卫教授以《加速康复外科20年-华西实践》为题,分享围术期肺癌患者在加速康复理念下的舒适环境建设、术前预康复与术后持续干预一体化流程,形成无缝衔接的康复闭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心肺康复物理治疗师李磊通过《重症物理治疗技术的规范化实施》,详述在危重症病房中如何推进物理治疗介入时机的精准把握、技术路径的规范执行与治疗目标的动态评估等。
本次分论坛成功构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心肺与重症康复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传播与碰撞。通过前沿学术分享与临床实践的深度交流,有力提升了与会同仁对心肺与重症康复理论及实践的认识水平,同时转化为服务患者的实际能力,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心肺与重症康复医疗服务需求贡献力量。
南部战区总医院 黄怀教授做专题分享:《重症康复的现状与未来》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晓教授做专题分享:《意识障碍的评估与治疗》
中日友好医院赵红梅教授做专题分享:《构建个性化多病呼吸康复模型的思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全教授做专题分享:《华西重症康复实践》
新加坡保健医院/中央医院陈姵霖副教授做专题分享:《Prehabilitation in Lung Cancer》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戴翠莲教授做专题分享:《重症心衰患者的康复治疗》
清华大学 王运涛副研究员线上做专题分享:《普适计算终端上的心肺健康指征感知技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车国卫教授做专题分享:《加速康复外科20年-华西实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磊治疗师做专题分享:《重症物理治疗技术的规范化实施》
会场照片
会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