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亚专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先后历经陈文彬教授、冯玉麟教授的引领发展,慢阻肺亚专科不断壮大,影响力也逐渐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学科带头人文富强教授的带领下,形成了正教授2人,副教授3人的核心骨干团队,团队含博导1人、硕导4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1人,学组委员1人;中国慢阻肺联盟副主席1人,委员2人;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常委兼慢阻肺学组组长1人,学组委员2人,青年委员会副主委1人;四川省慢阻肺联盟主席1人,常委兼副秘书长2人。
1)注重科学研究:在慢阻肺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面上及青年项目10余项,牵头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1项及精准医学项目1项、卫健委(原卫计委/卫生部)项目2项。另外,作为牵头单位,主持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疗委员会-发展中国家慢阻肺适宜技术研究。团队在包括Lancet、Lancet Respir Med等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NEJM、Lancet、AJRCCM杂志及GOLD指南引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先后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2)注重新技术研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开办专业培训班、招收专科进修生或外派医生赴当地指导的方式,向云贵川等省内外地区推广。进入新世纪以来,于2009年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Woolcock医学研究所进行合作,在国内率先引进和开展新型强迫震荡技术(FOT),该技术是一种不依赖于受试者的呼吸系统作为信号源的呼吸动力学测试技术。新型FOT技术克服了传统FOT的局限性,所测结果重复性好、客观、准确,扩展了肺功能应用范围,尤其在早期的慢阻肺诊断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3)注重患者的综合管理:慢阻肺亚专科是最早设立门诊患者教育室的亚专科。自2007年以来,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慢阻肺社区医院—门诊—病房的三级管理制度及双向转诊模式,探索提高我省慢阻肺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增强慢阻肺病人治疗依从性,增加慢阻肺病人在社区医院就诊比例的措施,建立合理的社区慢阻肺综合防治的社区管理模式。
4)注重学科交叉与合作:率先在国内引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及慢性肺心病的理念。上世纪90年代,陈文彬教授开始探索益气活血注射液对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心病肺循环的积极作用。经过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后,该项技术迅速在临床推广,为慢阻肺及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该研究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文富强教授的带领下,进一步深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的研究与应用,并联合我院中医科研制开发了清热化痰合剂,在治疗AECOPD中具有独特疗效。
5)注重学术交流: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加本专业领域的国际国内学术盛会,数十名医师先后受邀赴ATS、ERS、APSR及CTS等进行学术交流;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联合培养3名博士;同时作为主办方,先后举办亚太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国际研讨会,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会等,增加了慢阻肺亚专科在学术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