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骨科“责任与奉献”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稿之二 2010.04.01

        3月26日下午2:30,骨科在第一住院大楼三楼学术厅举办了“责任与奉献”主题演讲比赛,13名骨科医护人员围绕“责任与奉献”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现将演讲稿选登如下——
        尊敬的各位评委、尊敬的各位老师、在座的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我是孔清泉,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与奉献--让职业精神相伴从医路》。
        2009年度,发生了许多需要令人引以为戒医疗事故,例如湖北通城“右腿骨折,左腿手术”,南京徐宝宝事件,安徽霍山医院发生了血透病人感染丙肝事件…… 以上每一起医疗事件均彰显出当事人责任心不足以及管理存在纰漏等问题。
        医学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忘记医学服务对象是人,是有生命的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因此一旦出现差错,就是无法挽回的。我们要对医学职业充满敬畏,对待疾病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做一个好医师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感,而且要有奉献精神。韦家宁做了40年手外科医生,兢兢业业,一天到晚工作在病房,疾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即使在其罹患晚期癌症时,想的也是如何和时间赛跑,完成其医学专著“手外科图谱”,把它献给医疗事业,献给那些需要医生帮助的病人。林巧稚医生,她终身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却被尊称为“万婴之母”;
尽在眼前的事例也举不胜举,裴福兴,宋跃明,刘浩,黄富国,,项舟,屠重棋,李箭老师,他们为我们这些年轻医生做出了表率,尤其在抗震救灾中,屠重棋老师睡在病房,工作在第一线,在新闻报道有7级余震的时候,仍旧坚守在病房,没有任何慌乱,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危,有的是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负责任的高度责任感。
        奉献,绝不是一次两次的行为,是无数次高尚的行为的综合,正如涓涓之水汇之于溪,再而成河,终而入海一般,是一个连续漫长的的过程。奉献,就是他们生活中的深深的烙印。我们在这个漫长崎岖的过程当中,要接受无数的考验和磨练,要不断地学习、思索、陶冶,最终升华我们的技能,情操,和人格。
        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大批始终不渝无怨无悔,以奉献为天职,永远能经受病人考核,一辈子让病人满意的医生。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我们是科学唯物主义者,我们提倡无私奉献并不是说当了医生就不要任何回报,除了物质上的回报,还有很多回报是是精神上的,譬如病人及家属信任的表情、感激的目光,满意的微笑,譬如你成功的喜悦、获得的荣誉等等。
        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旦在奉献与物质回报二者中因种种客观因素暂时出现明显落差,即付出的很多而得到的甚少时,你就站在严峻的考验关口了。这时你就要想想一直住在50平米的旧房中而乐此不疲的院士裘法祖,温习一下他的名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想想在生活和事业两者不可兼得的条件下,毅然选择了事业,终生未婚的林巧稚医生,回味林巧稚追悼会遗像两旁巨幅幛联词句的评价:“创妇产事业,拓道、奠基、宏图、奋斗、奉献九窍丹心,春蚕丝吐尽,静悄悄长眠去;谋母儿健康,救死、扶伤、党业、民生,笑染千万白发,蜡炬泪成灰,光熠熠照人间”。
       医乃仁术,医学的目的就是扶困济危,救死扶伤,医学不是挣钱的职业,医学不是当官发财,获取名利的途径。 医生绝不能追名逐利,限于铜臭中而不能自拔。医生“不得持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药王”孙思邈于 1400多年前为中国医生定下的这条戒律,永远不会过时。 
        医生这份职业改变了我;医患之间,同事之间彼此改变,我从没有想过在从医的过程中失去方向。但我想借此机会,提醒一下,为什么我会站在这里,因为我们在一念之间就会失去方向,让我们时刻谨记大学时曾立下的医学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作者:孔清泉 来源:骨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