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2:30,骨科在第一住院大楼三楼学术厅举办了“责任与奉献”主题演讲比赛,13名骨科医护人员围绕“责任与奉献”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现将演讲稿选登如下——
尊敬的各位评委、尊敬的各位老师、在座的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我是李红英,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红土地上的那片白云》。
老师们,在我手上拿的是一顶帽子,可它又不是一顶普通的帽子,它只出现在一个地方,那就是医院,它只戴在一种人头上,那就是护士。而我就是一名护士。每天清晨,当我把它小心地戴在头上时,镜中的我就是一个天使了,虽然我没有传说中天使美丽的容颜,我也不生活在天堂,可我就是天使,我和我的姐妹们一起穿梭在死神的掌指间,托起一个个希望,我们更是勇士,将长矛和利剑刺向死神的心脏。
这小小的燕尾帽目睹过我们护士多少委屈与快乐。记得我第一次单独值夜班时,给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打头皮针,在第一针没有见回血的时候,孩子的父亲竟粗暴地将我头顶的燕尾帽打翻在地,并大声吵着要换人。我当时很气愤,甚至想脱下白大褂跟他理论一番,可一看到那在病痛中的孩子,一想到自己救死扶伤的天职时,我诚恳地要求让我再试一次。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他们,孩子家长同意了。于是,我顾不上捡回心爱的帽子,赶紧给孩子找血管,再小心翼翼地进针,“进了,进了,有回血了”一旁的父母激动的喊到,而我也如释负重地松了一口气。
当我回到更衣室时,想起刚才孩子父亲一副想打人的样子,想起那匆忙之中还没能捡回的帽子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大滴大滴地砸在地板上,同时也砸在我的心头。第二天,当孩子父亲捧着洗得洁白如新的帽子来给我道歉时,我仿佛看到他手中的燕尾帽在冲我微笑。这微笑如同三月的新绿,如同冲锋的号角,给我新的希望和鼓励。
从那之后,我更加珍惜这顶燕尾帽了,它就如同天使头顶的光环,表达着天使的智慧与情感。每天我戴着它快乐地为我的病人们服务着。这快乐,蕴藏在每清晨对病人的一声问候中,这快乐舒展在面对病人的微笑中;这快乐,守候在彻夜不灭的灯光里;这快乐,融合在那些因为我们的帮助而康复病人的快乐中。
这神圣的燕尾帽也记下了我们多少责任和奉献。我的朋友总喜欢问我:“见到死人你怕吗?”说不怕,那是假的,面对死亡,谁都会恐惧,可作为护士我们来不及恐惧,来不及害怕,我们只能争分夺秒地与死神赛跑,这样的比赛,赢得的就是一个生命,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当非典、霍乱惊扰人间,当冰灾、地震摧毁家园,我们总在第一时间赶到,用铿锵的脚步,坚定的目光告诉世人:不怕,有我们哪。可面对家人,我们却有太多的遗憾和内疚。护士妈妈们那些早就许下的诺言,却因为经常的加班而迟迟没有兑现;许多节假日,别人都是家人团聚,而我们却不能;父母生病的床前也没有我们尽孝的身影。我们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也许永远都无法偿还,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并会为有这样的女儿,这样的妻子,这样的母亲而骄傲。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当你的微笑融化了冰雪,每个人感受的是你天使的微笑,当你把爱留给世界,每颗心依然在等你回来,美丽的天使,天地间有你的真爱。这首歌让我感动,更让我无悔于我的选择。一个护士就是一首歌,一顶燕尾帽就是一朵白云,这朵朵白云飘浮在红土地的上空,呈现出的是一片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