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上气不接下气 ,张口瞪目,双手乱抓,这简直是要命了呀!!!
以上情况可能是患者发生了“误吸”,“别把误吸当小事,严重可会致你命”!相关研究数据显示,30%~67%的卒中患者有吞咽障碍,40%的患者发生误吸性肺炎,误吸性肺炎的30 d死亡率为21%~30%,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超过40%。这些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在回归家庭后误吸的发生率更高,那么回归家庭的患者如何预防误吸呢?
本文来教你抓住重点!
误吸的定义
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等的液体或固体的食物、分泌物、血液等进入声门以下呼吸道的过程。
误吸的高危因素:吞咽功能障碍、高龄(>70岁)、意识丧失/下降、鼻胃肠管喂养期间、机械通气期间、合并神经系统或精神类疾病等。
误吸的危害:误吸会导致剧烈呛咳、吸入性肺炎、气道梗阻、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左心衰、窒息,甚至死亡。
误吸的预防
不要觉得病人在院期间受尽了委屈,出院就要想方设法的弥补他,什么火锅串串、啤酒烧烤、炸鸡汉堡,统统来一遍,不好意思,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婴儿般的“呵护”,防“误吸”很实在,喂食技巧很关键!下面教你“肿么办”。
1. 食物形态的选择
应遵循“密度均匀、粘性适当、不易松散、不容易残留”的原则,首选糊状食物(如米糊、芝麻糊、面糊等),食物种类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保证色香味俱全,增进患者的食欲。
(1)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应选择泥糊状食物(肉泥、菜泥、菜泥、玉米糊等),主要由均匀一致不易松散的布丁样食物组成,不包括需要咀嚼的食物。
(2)中度吞咽障碍的患者应选择碎食(稠粥、豆腐花、烂面、蛋糕等),包括泥状食物,另外还包括湿润、柔软,容易形成食团的食物。
(3)轻度吞咽障碍的患者可选择除非常坚硬或松脆的的食物,如(面条、水饺、软面包等)
(4)正常饮食,可根据生活和饮食习惯选择自身喜欢的食物。
应该避免:
(1)黏性大的食物:糯米糍、年糕、汤圆、软糖、青团、粽子;
(2)易碎、松散或含皮的食物:如饼干、麻花、干蛋糕、烤面包、葡萄;
(3)需咀嚼的食物:如各类大块的肉或肉干、花生、坚果;
(4)有骨或含水分多的食物:各类骨头类、西瓜、哈密瓜、甘蔗;
(5)混合质地的食物:如汤泡饭、稀碎肉粥;
2餐具的选择
进食的碗选择碗口平、宽、浅的碗,必要时垫防滑垫;饮水杯子选带有切口的杯子,预防颈部过伸;勺子选薄而浅的小勺子。
3.体位及进食方法的选择
到底是躺着吃还是坐着吃好呢?家属不要觉得是病人,就是需要特别被“照顾”,心疼病人让其躺着吃,结果一口饭下去,就真的是“心痛不已”啊!!!“呛”的呢,嘴巴青紫、张口呼吸、双眼发直、可能两脚一蹬就没搞了。
(1)卧床的患者,无禁忌,应保持床头抬高30~45°;
(2)清醒经口进食的的患者应取直立坐位或床头抬高45~60°,躯干30°仰卧位,头前屈进食;
(3)病人经口进食后应保持半卧或者床头抬高45~60°,维持30~60min,以防止食物返流引起误吸;
(4)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患者偏瘫侧肩部用枕头垫起;
(5)进食时,一口的进食量以3~4ml为宜,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每进食一口要让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确保食物完全咽下。
4. 进食注意事项
(1)食物进入口中时,用匙勺向舌部施力增加感觉,以引起吞咽反射;
(2)进食后鼓励患者做空吞咽、自主咳嗽;
(3)出现呛咳或进食后声音改变,应立即停止。患者一旦发生误吸,应尽早吸出异物;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应鼓励咳嗽、咳痰,协助拍背尽快排出异物,保持气道通畅;
(4)保持口腔清洁度,饭后及时刷牙或者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降低因误吸引起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5)进食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抢救者站在病人身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和脐上腹部,用另一只手握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的手法直到异物排出,并立即拨打120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确保呼吸道无任何异物)。
都说吃饭不要说话,说话就不要吃饭,那么请广大朋友在患者进食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交谈和大笑,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有什么事,咱们饭后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