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由于各类型疾病住院的患者由于疾病、化疗等等原因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虚弱无力,在离床活动时容易出现跌倒而导致各种意外,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如何预防跌倒。
一、什么是跌倒?
二、哪些患者会容易跌倒? 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
二、哪些患者会容易跌倒?
年龄≥65岁,有跌倒史,视力、听力障碍,贫血或高(低)血压,意识障碍,步态不稳,服用特殊药物,营养不良,头晕乏力的患者等。
三、跌倒会给您带来什么损害?
1.一般损害:软组织损伤,如皮肤组织擦伤或挫伤。
2.严重损害:韧带损伤、关节脱位、骨折、内脏出血。
3.危及生命的损害:脑出血。
4.心理负担:跌倒可能使患者变得焦虑,害怕再一次跌倒,出现行为退缩,减少身体活动,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5.经济负担:跌倒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家庭负担。
四、如何预防跌倒?
1.患者及陪护都应具有预防跌倒的意识。
2.下床活动时,应穿防滑的鞋子及长短合适的裤子,不穿拖鞋,高跟鞋等行走,高危患者应有陪护陪同。
3.注意防滑警示牌,发现地面潮湿请绕道行走,并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4.恰当使用床档,助行器,走廊及卫生间扶手等设施以预防跌倒。如床档已拉起,下床时请先将床档放下,切勿翻越,摇动床头后,请及时将摇手把柄返回原位,以防患者和陪护摔倒。
5.如患者正在使用特殊药物,如:化疗药、镇静药、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利尿药、腹泻药等时,请注意活动和如厕时动作缓慢,并由陪护陪同(尤其是夜间和清晨),有需要时及时呼叫护士。
6.当患者头晕、乏力明显及高热时暂缓下床活动。
7.当患者活动过程中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时,立即原地坐下、蹲下或靠墙,并呼叫他人帮忙。
8.长期卧床者,起床时动作宜缓慢,应遵循“三步曲”,即平卧30秒,双腿下垂30秒,站立30秒后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
9.夜间入厕时陪护陪同,恰当使用照明设施。
10.日常活动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具(手杖、肘杖、腋杖、助行器)。
11.请将物品尽量放进柜子里,常用的物品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保持过道通畅。
五、发生跌倒怎么办?
万一跌倒千万不要乱动,陪护也不要随意搬动患者,请在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把伤害降到最低。
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医患联动,避免跌倒,降低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