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消化内镜中心胡兵教授团队在Endoscopy上发表论文 为阑尾病变患者提供新的内镜微创治疗手段 2022.01.18

2021年12月,消化内镜中心胡兵教授团队在消化内镜领域顶级期刊Endoscopy发表了题为“Endoscopic transcecal appendectomy: a new endotherapy for appendiceal orifice lesions”的研究论文,系统总结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Endoscopic transcecal appendectomy,ETA)的操作步骤,展示了其用于阑尾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该文通讯作者为胡兵教授,我院郭林杰副教授、叶连松博士后是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

(图一)

随着肠镜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结直肠病变如息肉、侧向发育肿瘤、黏膜下病变等得以发现,早期发现后采用内镜微创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对于阑尾病变,尤其是累及阑尾口及腔内较深者,EMR和ESD操作过程中往往因无法评估病变边缘而不能完整切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道,用于治疗阑尾口病变的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同样无法保证完整切除病变,还可能导致术后阑尾炎等问题。

胡兵教授团队自2018年开始尝试使用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Endoscopic transcecal appendectomy,ETA)治疗阑尾口病变。该ETA技术可分为五大步骤:①肠腔内病变边缘标记;②肠腔内病变近环周全层切开;③通过肠腔切口进入腹腔剥离阑尾并离断阑尾动脉;④圈套器辅助牵引下剥离剩余病变;⑤双层缝合技术牢固闭合肠壁缺损。该ETA技术能够完整切除阑尾口病变及阑尾,避免了病变残留及术后阑尾炎的问题;同时,牢靠的双层缝合也降低了迟发性穿孔的风险(图二和图三)。与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相比,ETA能够精准切除病变,创伤更小,患者腹壁无任何切口。

本研究纳入了接受ETA治疗的13例阑尾口病变患者,包括5例息肉样病变,4例侧向发育型肿瘤,4例黏膜下病变。所有13例病变均通过ETA完整切除,术后无出血、穿孔或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

外科阑尾切除术已有100多年历史,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能否挑战传统?本研究初步展示了其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显示了内镜微创、无瘢痕手术的应用前景,给这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方案。

(图二)

(图三)


原文链接: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4905794

作者:叶连松 编辑:袁婧 周亮 来源:消化内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