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眼视光学系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召开“AI+知识图谱在教学中的应用及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系主任张美霞、学科主任刘陇黔、教研室主任杨必、课程负责人及智慧树工作团队等9人参会,共同探讨AI技术赋能眼视光学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会议伊始,项目负责教师陈晓航从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出发,解析了AI技术与眼视光学科融合的必然性。她谈到,知识图谱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能够系统化梳理学科知识体系,实现从“碎片化教学”向“结构化育人”的转型。我校医学技术专业实施“大类招生,二次分流”政策,刚从医学技术大类分流至眼视光学专业的学生缺乏对眼视光学的全局性专业知识,难以掌握专业总体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对于专业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尚不清楚,存在专业自信心和学习主观不够的问题。通过知识图谱建设,以高标准设计、高水平运行、高质量应用和高要求保障的建设思路和目标,为学生详细教授了涵盖眼视光学全部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及首门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同时基于知识图谱为即将开展高强度专业学习的学生补齐后续必备的相关知识,实现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知识补充,为学生在高年级阶段顺利开展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智慧树工作团队从知识图谱建设内容、建设需要、应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讲解。课程将遵循“以能力为导向,梳理典型案例问题,根据问题重构案例体系,结合案例体系重构知识模块,针对知识模块对标梳理课程资源”和“课程资源支持→知识点学习→典型问题的解决→能力目标达成”的“反向设计课程”“正向实施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构建完整、系统的眼视光学入门知识图谱,实现课程资源的结构化、体系化,方便教师和学生快速定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根据课程建设整体框架“能力层-问题层-知识层”三维体系,创建以能力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知识点为脉络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课前通过课程教学平台,以知识点为单位,发送教学任务,学生线上进行自适性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准备线下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程遴选环节,综合考虑到课程开课学期、学生知识背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等方面因素,最终决定选取《视光学原理与方法-1》作为建设课程。
学科主任刘陇黔在总结中强调,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要求,本次会议标志着眼视光学系正式迈入“AI+教育”领域,实现人工智能(AI)赋能的眼视光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起可以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此次研讨会为眼视光学专业本科教学智能化升级锚定方向,未来将通过知识图谱推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的系统性重构,为培养适应国情的新时代眼视光学本科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会后专业将联合智慧树团队成员组建项目团队小组,进一步推进AI+知识图谱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