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华西医院心内科刘兴斌医师率心衰与器械治疗团队在心脏超声专家黄鹤教授的协助下为一例有造影剂过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龄严重心动过缓患者成功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
”昨天做了起搏器手术,明天就可以出院,完全感觉不到是做了一次手术,来华西医院真是来对了!“,86岁的患者喜笑颜开地说。家住吉林的她于1年前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20天前突发意识丧失,在当地最大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心房颤动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源性晕厥,必须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才能避免严重心动过缓导致的晕厥以保证生命安全。患者家属一心一意要为老人家进行最好的治疗,家属了解到目前起搏器植入分为经静脉有导线的传统起搏器及无导线的新型胶囊起搏器两种,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具有微创、无切口、恢复快、中长期并发症比率低等特点。患者高龄,合并症多,胸廓畸形,传统起搏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患者及家属到吉林及北京多个大型医院诊治以后,确定选择新型无导线的胶囊起搏器。患者及家属经多种渠道咨询了解到华西医院刘兴斌医师是全国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经验最丰富的专家之一,有多次国内多中心起搏新技术手术直播展示华西医院在该领域的理念和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因此决定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来做这个手术。
家属带着患者的资料慕名找到刘兴斌医师,经充分评估沟通以后刘兴斌医师为患者开具了入院证,经住院进一步检查确认后,明确了诊断及起搏器植入指征,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决定进行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
无导线起搏器又称经导管心脏起搏系统,起搏器体积微小(体积<1毫升,重量<2克),预装在递送导管上面,需要在X线透视下操作,并常规需要使用造影剂评估无导线起搏器与右心室间隔面贴靠情况以确保植入部位正确及稳定。但患者既往曾经在进行增强CT时发生过严重的造影剂过敏性休克,无导线起搏器术中如果使用造影剂很可能再次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为了克服这一治疗矛盾,经术前充分准备,并与心脏超声黄鹤教授协商,为避免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计划不使用造影剂造影,根据多角度X光透视和术中超声心动图来确定导管及无导线起搏器的位置方向及贴壁情况。因为我们有80余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经验,已经积累了透视下初步判定起搏器导管位置及贴壁情况的经验,所以有成功植入的把握,但也是一次新的挑战。
2020年12月9日,刘兴斌教授团队在心脏超声专家黄鹤教授的密切配合下,将无导线起搏器经股静脉推送至患者右心室间隔面后,多角度透视初选位置,通过心脏超声充分评估无导线起搏器与右心室间隔面的贴靠情况,随后固定并释放起搏器。一次释放成功,释放后牵拉测试确定起搏器固定良好,测试起搏参数也非常满意。整个手术过程仅约40分钟,且患者全程保持清醒,仅有短暂轻微疼痛不适。术后返回病房休息几小时后即可下床正常活动。手术后多次测试起搏器各项参数满意,无任何并发症,术后第三天患者顺利出院。
Micra心脏起搏器是目前全球最小的无导线起搏器,该起搏器形如胶囊,重量仅1.75克,无需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彻底消除了起搏器囊袋及导线相关并发症,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 无导线起搏器虽然体积小,它具有所有单腔起搏器的功能,还能兼容1.5 T和3.0 T核磁共振扫描。无导线起搏器尤其适合传统起搏途径异常、传统起搏器感染风险高、对美观或运动要求高的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无导线起搏技术揭开了起搏器治疗领域新的发展方向,该技术对植入手术团队的技术要求较高,华西医院刘兴斌医师团队为国内植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经验最丰富的的团队之一,华西医院心内科也积极开展并协助指导多家医院开展这项新技术。
图1 刘兴斌教授团队与黄鹤教授术中协作
图2 心脏超声示Micra与右心室间隔面贴靠情况
图3 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