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医院感染管理部: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 时刻准备打赢“院感战” 2024.11.30

对医院感染管理部来说,一次次医院感染相关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和应急处置就是真正的练兵沙场,也正是这一次次沙场练兵,让医院感染管理部为全院患者和医务人员保驾护航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


未雨绸缪——全面建立医院感染相关事件监测体系和人才队伍

早在2007年,医院感染管理部在原卫生部与亚太感控学会组织的医院感染控制项目(ICCP)的支持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项目。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的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医院感染相关事件的及时预警和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置。随后国家陆续出台和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在上级政策引导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在原有感染监控体系的基础上,新建立了ICU防控、SSI防控、多耐防控、职业暴露等亚专业组,并根据医院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促进医院感染监控工作走向专业化、精细化。

在医院感染管理部的不断努力下,医院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院患者、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学生和进修规培学员等全人群的医院感染相关事件监测体系。相关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为医院感染暴发的及早预防和早期预警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方面,全面开展包括全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目标性监测、环境清洁消毒效果监测等常规医院感染监测。并在常规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将多种传染病纳入医院监测体系,包括常见的呼吸道传播疾病(如水痘、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消化道传播疾病(如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和艰难梭菌感染等)、血源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乙肝和梅毒等)。除此之外,医院监测还纳入了除法定传染病外的其他新发和烈性传染病,如埃博拉、禽流感、寨卡病毒等。

另一方面,逐步建立了涵盖多人群、多学科的传染病多点触发院内监测系统,包括基于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测、症状监测和基于影像学结果开展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上述所有传染病的全基因测序阳性结果和其他异常信息,将通过监测平台预警和科室主动报告的方式,迅速报告至医院和疾控部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医院感染相关事件甚至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医院感染管理部深知流调队伍的重要性,在总结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华西特色的流调队伍管理培训模式,包括队伍建设机制、人才选拔、培训制度和组内分工等内容,实现了感控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目前,医院流调队伍共88名,来自医院48个科室和部门。


枕戈待旦——高度重视患者感染相关事件的实时监测

2009年,耳念珠菌作为新物种被报道;2018年,我国发现了首例耳念珠菌患者,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现耳念珠菌导致院内流行的报道。耳念珠菌是棒孢酵母属念珠菌分支发现的新菌种,又称耳道假丝酵母菌,有“超级真菌”之称,易于在人体皮肤和医院环境定植,对环境有极高的耐受性,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高且致病性强,血流感染住院死亡率达30%-60%,极易造成医院内的传播与暴发。

from clipboard

(医院院感实验室培养出的耳念珠菌菌落)

2023年5月,医院收治了首例耳念珠菌患者。医院感染管理部高度重视院内防控工作,立即加强与实验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重点科室的信息互通,通过启动早期预警,积极开展耳念珠菌相关流调和应急处置事件。随后,医院感染管理部总结相关工作经验,在全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耳念珠菌病例报告及院内防控要求的通知》,同时,开展特殊病原体-耳念珠菌的系统监测与预警。

from clipboard

(医院耳念珠菌阳性病区筛查)

收治阳性患者后,医院感染管理部立即启动在院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的筛查工作,共筛查患者样本132例,检测环境样本268份;筛查医务人员样本42份。并根据筛查结果,迅速对阳性患者、污染环境点位、感染风险人员采取了相应处置措施,如对阳性患者实施单间隔离,严格落实接触隔离、清洁消毒等措施,进行人员管控;使用过氧化氢消毒机对污染环境点位进行终末处置消毒;对可能感染的阳性病例同病房患者进行追踪,结果未发现关联病例。

from clipboard

(耳念珠菌阳性病区强化防控措施之清洁消毒)

最终,通过早期预警、主动筛查、精准防控,耳念珠菌患者的临床救治和院感防控高效协同,实现了耳念珠菌院内无传播、无聚集事件发生的目标。


千钧一发——积极应对新发和烈性传染病挑战

拉沙热是发生在西非的一种急性病毒出血热疾病,是新发和烈性传染病之一,由接触啮齿类动物的尿液或粪便污染的食品或家庭用品进行传播,且存在人际传播,在缺乏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的医疗机构中易造成传播和暴发,具有早期识别困难、传播速度快和社会影响大等特点。2024年8月,医院收治了全国首例境外输入拉沙热危重患者。

from clipboard

多部门召开会议启动应急处置

然而,国内尚无相关案例报道。在各级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医院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牵头联合多部门共同协作,在保障医疗救治的同时,连夜启动医院流调溯源和相关应急处置。流调人员通过追溯患者病史资料和查看监控录像等方式初步梳理患者在院轨迹;在急诊、检验科等科室开展大范围问卷调查,追溯被调查者与患者及其标本的接触情况,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本着“边流调边处置”的原则,进行高危区域静态管控、环境采样和清洁消毒。第一轮快速流调和应急处置在4小时内高效完成,实现了快速精准的流调溯源和及时的风险人员管控。

from clipboard

(医院感染管理部培训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最终,该患者经过医院及时专业的救治后转危为安,医院所有高风险工作人员均顺利完成隔离和监测,实现了四川省拉沙热输入疫情社区“零扩散”、医疗机构“零感染”的目标。本轮输入病例的妥善处置未引起不良社会舆论和公众恐慌,是四川省深化医防融合和应对未来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的有效范本和典型案例,已在省内外进行多次经验分享。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面对威胁人民健康的医院感染相关事件,医院感染管理部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好奔赴沙场,为充分保障医院医疗工作的平稳运行提供坚实的感控力量!

作者:郭琳雯 乔甫 编辑:周阳文 袁婧 刘欢 来源:医院感染管理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